桃园市龙潭区三坑地区因地理特性土壤肥沃加上纯净山泉水,生产的茭白笋品质佳,在地大石门休閒农业发展协会积极推广在地农产,近年举办三坑茭白笋节打出知名度,但因农民老化缺工,面临无法扩大种植面积也无法成立专门产销班难题,期盼政府设法在农忙採收时期训练农业人力投入,才能让在地农特产有发展空间。
大石门休閒农业发展协会总干事刘湘华说,龙潭三坑地区种植茭白笋面积约3公顷,全区种植面积约有5公顷,每年约在中秋节前后时期收成,但农忙时期长达8个月,採收后也需要有冰箱冷藏保鲜,或有相关设备加工制作成为熟食真空包等,笋农们长年以来希望成立专门的茭白笋产销班,相关单位才能给予设备等资源补助,无奈都因种植面积不足被打回票。
刘湘华说,随着农民们上了年纪,即便大家有足够的土地面积,寧愿种植其他作物也不愿意投入扩大种植茭白笋面积,因为採收时期得用纯人工无法使用农具机械协助採收,没有足够人力投入就影响採收面积,加上没有专门的产销班缺乏通路,常常採收后就只能靠里长在通讯群组中帮忙销售,或是笋农自销还常常碰到游客杀价,在肥料等原物料齐涨的年代,笋农们时常被剥削。
农业局专门委员胡淑芬表示,农业产销班成立受到法规限制,需有班员10人以上栽培面积合计10公顷以上,若为设施型需达5 公顷以上,现况下龙潭区茭白笋种植面积不足,但农业人力问题可协调农业局辅导之青农,在农閒时可转介至当地协助农务等生产工作,期盼可协助纾缓农忙时期缺工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