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环保署政策,「教育部及所属机关、学校减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装饮用水执行方式原则」近日修订,鼓励教育部所属机构、学校于召开会议或办理活动时,不提供一次性餐饮用品,如一次性的餐具及包装用水等,希望由教育单位起带头作用。
据统计,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胶垃圾进入海洋。自第2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起,国际间也持续关注减少一次性用品、塑胶制品及废弃物等相关议题,经2022年第5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决议,要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于2024年前制定具法律约束的减塑公约。
环保署去年9月29日订定「行政机关、学校免洗餐具及包装饮用水作业指引」,推动政府机关、学校办理会议、训练及活动时,减少抛弃式容器的使用,或不主动提供免洗餐具,引导业者提供循环服务,力行「自备、重复、少用」生活。
教育部表示,这项新规定,各级国立学校自11月1日正式实施起,可于召开会议、办理活动或训练时,规画现场提供环保餐具使用,减少一次性餐具垃圾产生,另设置饮水机、供水站或桶装饮料等,取代提供包装杯水,减少一次性饮料杯、瓶罐垃圾产生,并于开会通知备注请自备个人环保餐具、水杯,提醒参加者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参与会议。
教育部举例,国立政治大学附属高中于1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校务会议,即是向可提供循环容器盛装餐食的餐饮业者订购会议便当,落实减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政策。另外,教育部国教署及所属国立学校于今年5月至7月推动试办期间,配合是项政策,于办理的1357场次会议、训练及活动当中,也共减免使用9625盒免洗餐盒,以及3万6968个包装用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