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古老秀丽,她的厚重、风雅与温柔,是需要慢慢品味才能读懂的,精致而朴拙,美好且适意。一城风物一城韵,这里的歷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这座城市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每一寸肌理、每一方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蕴含着胶州的生命与性格,歷史与记忆,底蕴和气度。胶州,这座被文化浸润千年的古城,将这些丰富的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血脉中,将三里河文化、古埠文化、秧歌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的内涵物化为外在的城市特色,实现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风貌的有机衔接,使千年古胶州更具生命力,更富有韵味。
胶州,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以胶水「水色如胶」而得名。这里开放包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古有唐宋北方第一码头「金胶州」之美誉,今有上合新区联结「一带一路」;这里人杰地灵,「孔门十哲」子夏、明末宰相高弘图、清咸丰顾命八大臣匡源、「扬州八怪」高凤翰、史学大家柯劭忞等歷代先贤熠熠生辉;这里物产丰富,古有夙沙氏煮盐、东夷先氏制陶酿酒,今有「红黄黑白」四大特产,富甲一方,驰名中外。
4500多年前先民在此刀耕火种,创造了世界闻名的三里河文化。在现今的三里河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48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距今4500年到38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其中出土的壁薄仅有0.3毫米的蛋壳黑陶杯,被史学家奉为「国宝」。
千年古胶州,埠通板桥镇。千年古埠,锦绣胶州的繁盛记忆横贯古今,曾几何时,少海板桥镇「估客骈集,千樯林立,贡艘浮云、轴轳千里」,古代胶州更是被誉为「海表名邦」,「少海连樯」也被列入「古胶州八景」之一。
非遗文化的传承,就是让旧东西「活」起来,「扇影衣香深欲醉,笙歌围住一团香」,说的就是以「三弯九动十八态」名闻天下的胶州秧歌。「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说的就是被称为「胶东之花」的茂腔。「胶州八角鼓」是由清「北京旗人八角鼓」蜕变而成,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曲艺。「胶州剪纸」是山东省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它既有北方黄河流域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兼江南纤秀细腻的特点。
韵满沽河——文旅融合,构织多元生态文化旅游长卷,青岛少海风景区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有机结合,实现水色与岸景、传统与现代的共融,体现生态、亲水、休閒、现代特色。宗教文化岛则是主要包括慈云寺和万佛塔。胶州歷史上寺庙眾多,慈云寺为胶州古刹之首,原址位于寺门首街。始建于唐末天顺元年(890),规模宏大,为「胶州八景」之一「慈云晓钟」的主体建筑。畅游在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的孔子文化广场、书画院、射箭馆、琴棋体验馆以及陶瓷馆等文化场馆之中,体验国学魅力,这里不仅有25.68米全球最高孔子标准像,还有孔子周游列国、大型祀孔牌坊、杏坛讲学、论语石雕等地标性建筑。大沽河博物馆则为青岛市第二大博物馆,2016年对外运营。展示主要以实物为主,多媒体为辅,集综合性、标志性、公益性为一体,着力打造青岛海河文化展示平臺、海上丝绸之路展示窗口、青岛市特色海滨旅游景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