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税于民、再发N倍券? 代理财政部长阮清华10个字回应了

「还税于民」成为代理财政部长阮清华大难题!今年税收超徵4500亿元,超徵税收是否还给人民,财政部代理部长阮清华今(26)日表示,这不是超徵,只是实收税收超过预算数,是预算估列的问题,但会不会还税于民,他三缄其口,面对立法委员陈椒华询问时仅回答10个字:「要相关部会通盘去考虑」。

立法院财政委员会今日审查地方税法通则,阮清华首次以代理部长身分上台备询,一开始就被下马威,遭吴秉叡等立委惨电。蓝绿立委都聚焦在超徵,蓝委普遍认为今年税收超徵4500亿元,就应该还税于民,绿委则普遍帮财政部缓颊,认为财政部不应该再用「超徵」这样的字眼,免得给外界不好的观感。

国民党立委林德福质询,税收超徵会不会变成政府的小金库。对此,阮清华说,不会。林德福说,可以接受税收超徵用于还债,但不能变成小金库。民进党立委吴秉叡质询时表示,拒绝用「超徵」这两个字,强调所有税收都是依据法律规定,他呼吁各界应使用「实徵数大于预算数」正确用字。

赖士葆和林楚茵都聚焦在环税于民,林楚茵指出,虽然台湾这几年防疫成绩、经济成长都是好的,但数字冷冰冰,民眾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超徵」这个字眼对于税务单位来讲是不公允、也不该使用的,认为政府应该把经济成长的税收全民共享、「还税于民」,至于要用何种方式,五倍券、十倍券或现金发放,应该要去思考。

立委陈椒华也询问,超徵的税款要不要还税于民,或是做其他运用,阮清华则再次强调,钱要怎么用「要相关部会通盘去考虑」,虽然实徵数大于预算数,税课收入实徵数大于预算数,会用在减少举债上,让政府财政更健全。

#超徵 #还税 #阮清华 #税收超徵 #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