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BR在年度的《世界经济排行榜》(World Economic League Table)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总量在2022年首次突破100兆美元,但是随着决策官员继续打击物价飙升,全球经济将在2023年陷入停滞。
该报告说,打击通膨的战斗尚未取得胜利,儘管经济成本的代价高昂,各国央行行长们仍将坚持立场。而将通膨压低的代价,将是未来数年的成长前景变差。
到2037年,随着发展中经济体赶上富裕国家,全球经济体规模将翻一倍。此一转变意指着,亚太地区将占全球产出的3分之1,而欧洲的占比将降至不到5分之1。
中国最早要到2036年才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比预期晚了6年,主要是中国清零政策,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紧张关系,减缓了扩张速度。
CEBR最早预估该转变在2028年发生,但在去年的调查中推后到2030年。现在CEBR认为,交叉点将在2036年才出现,甚至可能更晚。
该报告还预估,2032年印度将成为10兆美元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超越日本。
未来15年,英国仍将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法国将是第七大。但是由于「缺乏以成长为导向的政策,以及对英国在欧盟以外的角色缺乏清晰的愿景」,英国不会以比欧洲伙伴国家更快的速度成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