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雅辉称,近期大陆发热门诊需求增加较快,採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我们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截至12月15日,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3.5万个。
二是推动分级诊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二级医院为基层提供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援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三级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
三是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要求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线上谘询、用药指导,以及分时段预约诊疗的服务。
四是多管道加强药品供应保障。
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最大限度防止重症发生。
六是强化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种。
焦雅辉指出,「乙类乙管」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要收治核酸阳性患者,按照患者诊疗需求採取分级分类收治。已经部署医疗机构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服务流程。在门诊区域要画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分别接诊相应患者。要求急诊区域画分出正常诊疗区和缓衝区。在住院部设置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核酸阳性患者。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焦雅辉表示,在床位资源方面,中国二级以上医院总床位数561.6万张,近期床位使用率在60%上下浮动。大陆全国重症医学(含综合ICU、各专科ICU)床位总数已达15万张,约10.6张/10万人,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11.2万张。从使用情况看,近期重症床位整体使用率在55%至60%之间波动。此外,全国储备「可转换ICU」床位7万张。
在救治设备方面,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有血液透析单元15.11万个,床旁血滤机(CRRT)1.97万台,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2300余台,有创呼吸机11.60万台,无创呼吸机7.66万台,监护仪97.12万台,高流量吸氧仪3.82万台。
焦雅辉强调,「乙类乙管」后,不再进行区域核酸检测。首先,核酸检测是医疗机构用于诊断的一个手段,需要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时可以採用核酸检测。其次,对于养老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聚集的场所,核酸检测是工作人员和服务物件健康监测的手段。三是对于大型企业等重点场所,核酸检测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手段。其他人员完全採取愿检尽检的方式,可以选择核酸检测,也可以自行进行快筛检测。同时,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要逐步减少混採混检,多採用单採单检方式,确保及时回馈核酸检测结果。
焦雅辉称,分级分类收治患者,要依托网格化布局的医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构建分级管理、分类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服务网路,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系统连续的分级诊疗服务。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如果是单纯新冠感染、未合併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感染者,採取居家隔离治疗。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新冠病毒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就诊,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零售药店或者网上药店购药等方式,按照居家隔离治疗指南,做好居家治疗。有需要的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指导。
焦雅辉说明,城乡三级救治网路如何发挥作用:一是以地级市、县为单位横向规画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内组建1个医联体,将所有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纳入服务范围。二是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以省内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基础,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同时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升农村地区的重症救治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作用,对辖区内,特别是农村地区老年人合併基础病等特殊人员加强健康监测,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健康管理。四是明确分级诊疗流程,加强分级分类收治。
郭燕红表示,医疗机构相关药物储备和供应,已对医疗机构药品准备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3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至20%动态准备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