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循环经济与改善畜牧业对环境的衝击,市议员施志昌长期以来推广沼渣沼液的循环再利用,将动物粪水经过处理后化作肥料,运送至需要的农田中,过去有畜牧业处理完拉管线至周边农田与沼液运输车输送,今年台中设10处加肥站供农民取用,28日施志昌邀集环保局与农民了解使用状况。
环保局指出,全台中市目前每年已使用约5万吨的沼液浇灌,甲安埔约9000吨,加肥站设置的用意是希望农民能来试用。王姓农民说,处理过后的沼液无异味,相当适合做底肥,也让他使用肥料的量少了一半以上。
施志昌指出,他长期以来推广于甲安埔推广循环经济,尤其甲安埔内就有10家合法登记的畜牧场,沼渣沼液(猪牛的粪水)的处理对环境产生衝击,因此他一直要求环保与农政单位能想出一套模式让这些沼渣沼液能够再利用。
环保局水质及土壤保护科科长黄士峰表示,推广肥粪进入农田已经好几年,过去都是透过畜牧场拉管线至周边农田浇灌,每年台中约可浇灌5万吨,甲安埔约9000吨。现畜牧场周边农田都已饱和,第二种方式则是透过槽车(沼液运输车),只要农民有需求都可以将沼液运送至所需农田浇灌。今年第三种方式是加肥站,设一处只需要约5万元的经费,就像大卖场试用的概念,少量的让没有接触过的农民来试用,如果觉得好,则可以联络环保局将需要的量送给农民。
王姓农民表示,原本他不了解什么是沼渣沼液,经过一些课程与环保局的解释,他才开始接触并与环保局合作,让环保局设加肥站。他也在亲自使用以后,觉得效果不错,相当适合作为底肥,也让他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一半以上,而且实际上使用起来并无异味,并不需要担心对周遭环境产生影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