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国已寻求说服一些国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随着经济增长,企业重组供应链的趋势下,做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的中国与亚洲邻国的贸易联繫却日益加深。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经济学家认为,小经济体通常会想要与较大经济体绑定贸易关系,在其经济快速发展过中,中国可以提供大量的平价商品,如汽车、机械与各种消费品。

不过,报导指出,中国与其亚洲邻国不断增长的贸易,也折射出美中分歧愈演愈烈的影响。中美两国关系恶化首先起自一场贸易战,此后双方争执已扩大到技术、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等领域。加上后来的新冠疫情干扰,开启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进程。许多在中国运营的制造商已寻求将生产线的部分要素转移到中国的亚洲邻国,目的是绕开关税,或者是为了在中美关系恶化背景下避开未来动盪的风险。

数据显示,这种重组往往有助于强化、而非削弱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其中反映出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因为一项商品通常需要大量的零件与繁复的组装流程。

《华尔街日报》对中国海关数据分析时发现,美国自2018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徵关税以来,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东南亚邻国的贸易总额成长71%,达到9790亿美元,与印度同期的贸易总额也成长49%。相较之下,中国与美国及欧洲的贸易总额分别只成长23%和29%。

很早之前经济学家就已指出,中国与亚洲邻国的贸易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是因为中国是亚洲最大经济体,自然成为其他邻近国家的贸易伙伴。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品包含低价的商品与设备,这些都受到周边快速成长经济体的欢迎。而且为了回应美国的关税制裁,中国还调降亚洲其他地区的进口商品关税,让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得以享受更便宜的亚洲制造商品。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自 2018 年 7 月以来,美国从东南亚10国的进口已增加 89%,至今年10月的一年当中,双边贸易总额已达4500亿美元,高于 2018 年中旬的 2620亿美元。

经济学家认为,想要阻止亚洲经济体更加依赖中国,美国必须採取更多行动来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例如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 (CPTPP)。拜登政府目前还不打算加入CPTPP,但也表示愿意重启谈判。

文章来源:中国与亚洲邻国贸易联繫加深,儘管美国推动对华脱鉤

#贸易 #中国 #亚洲 #邻国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