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界不断高呼「还税于民」,但总统蔡英文昨(1)日宣布,确定不会普发现金,引发讨论。对此,曾在金融业服务的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弘庭,除分析了税收超徵的原因,也呼吁,这笔钱应该用来救助在疫情期间,经济受伤的人民。
徐弘庭昨在中天政论节目《辣晚报》解释,税收超徵不代表人民多缴了税,而是政府收到了比预期还多的税,遇到这种情况,则有「缴库」、「还债」与「还税于民」三种处理方法。他也提到,自己与王鸿薇在台北市议会是同一个质询组,早在2017年他们就曾呼吁「还税于民」,因为从当时到现在,每年税收都超徵。
徐弘庭指出,在过去税收超徵与土地增值税有关,但近几年的超徵,则与新冠肺炎疫情改变社会结构有关,而这两年来,税收超徵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营利事业所得税(主要来自航运三雄与半导体),另一个则是证交税,之后才是一般人所缴的综合所得税。
徐弘庭接着说,台湾前三名税缴得最多的企业,他们所缴的金额就占了国家总税收的10%,同时,前1%的企业,缴了国家总税收75%的金额。在综所税方面,是10%的人,缴了国家80%的税。他直呼,台湾的社会结构真的有点离谱。
徐弘庭表示,他很赞同同台来宾、北市前副市长李永萍「整个国家的财政结构因为疫情改变,有人获利,但有人受伤」的说法,他认为,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若要普发现金,那么应该要给缺乏现金、因通膨需要买卖食物、没有股票和房子的人民,因他们在疫情中是受伤的。
徐弘庭强调,社会舆论要求普发现金、还税于民,最重要意义是要做到社会平衡,用来救助在疫情期间经济受伤的这些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