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去年10月初祭出最严厉晶片禁令,禁止先进制程晶片和制造设备出口到中国,《金融时报》进一步分析美国对中国採取晶片出口管制的代价。文章开头引述「出发前挖两个坟墓」这句古老的格言,警告美国决策者得承受反噬自身的弊端,强调世界半导体供应链一分为二的必然结果,西方制造商及其客户的成本要高得多。
报导提到,美国的晶片出口管制导致国内三大晶片设备制造商受到衝击,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在损失中国大客户情况下,2023年公司收入恐减少20亿美元至25亿美元(折合约650亿至810亿新台币);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预计今年在中国营收损失高达25亿美元;科磊(KLA) 也预估全年营收恐损失6~9亿美元。
该报导认为,美国最新晶片出口管制给西方制造商带来双重风险,分析西方制造商及其客户的成本都会上升,因为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几乎抢下所有消费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所使用的廉价晶片市占。Hana Ventures的首席执行官Donghwan Kim说,中国的优势是以远低于全球竞争对手的价格销售晶片。
报导最后总结,美国禁令的结果,将推升各行各业成本飙升,包括从生物技术、金融、自动驾驶到AI等领域都受到影响,美国禁令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美国曾经进口或使用低成本中国晶片的公司也将被影响,因为近年中国在电动汽车、智慧手机、云服务等全球市占快速扩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