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税于民」的相关议题近日来备受各界讨论,行政院长苏贞昌今(3)日透露,将规划发放现金。对此,资深媒体人李艷秋认为,此次「还税于民」会引爆民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生活辛苦的老百姓,看到政府及执政党内「肥缺占满,吃香喝辣,挥金如土」,该还钱却拖拖拉拉,她更警告,此相对剥夺感所引发的愤怒,会让民进党在总统立委选举上再次付出代价。
李艷秋今在脸书发文,感嘆蔡政府的话术太厉害,「不吐一下过意不去」,她质疑,政府宣称税金超收4500亿,「你相信这个数字吗?实际上到底超收多少?」而蔡英文在元旦谈话称,1800亿要未雨绸缪,不能普发现金。编预算还有个名目,1800亿要绸缪什么?连个影子都没有就收到口袋了?
李艷秋痛批,蔡英文才刚说不普发现金,两天后,苏贞昌又说要发现金「全民共享」,但超徵税收本就是政府因为行政疏失、预算失能造成的,如同预先借款,现在没用完还给人民,却好像施恩一般,「是要我们高呼『谢主隆恩』吗?」
李艷秋指出,在4500亿超收款中,政府「巧妙的几刀切」,700亿给地方,1000亿补贴劳健保及台电亏损,1000亿强韧经济,1800亿预留未来不时之需及全民共享,而虽然这样「切」可以,但政府必须说清楚:
1、劳保亏损及电价稳定,年年都有预算支应,还要超收预算补贴,政策失误加行政无能,纳税人活该剥几层皮?
2、1000亿强韧经济,可以,先交代8400亿防疫纾困特别预算用到哪去了?怎么连疫苗都靠民间买朋友送?
3、1800亿还要先扣掉『不时之需』才能『全民共享』,什么是不时之需?准备打仗吗?还是为民进党总统及立委选举未雨绸缪?要留多少才够呢?『全民』能拿回多少呢?
最后,李艷秋喊话,执政者不能忘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后面的这个「民」字,是人民的「民」,而不是民进党的「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