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北港镇义民庙保有数十件歷史文物,庙方去年提报墓碑、香位牌等5件文物申请登录为一般古物,经云林县政府审核通过,4日县文观处处长陈璧君到庙张贴红榜祝贺,并表示将协助保存、展示5件古物,争取更多古物认定,后续再出书完整记录义民文化,同时收录于目前编撰中的云林县志内。
北港义民庙内有4座墓冢,包括3座义民冢与1座义犬冢,是少数庙冢合一的庙宇,庙方4年前自费请学者专家展开文物普查,最后选定官服义民爷公神尊、同治5年款义民香位牌、大清皇恩宠赐旌义眾魂同茔碑、德化窑青花山水人物三柱足炉、东溪窑米白釉三足炉5件文物,向云林县政府申请登录一般古物。
陈璧君表示,5件文物经县府邀学者专家审核通过,4日正式公告为一般古物,让清朝年间的5件古物得以有更完善的保存机制。北港义民庙为县定古蹟,未来将结合古物的展示,让更多民眾了解义民精神与歷史典故,同时藉由出版专书,完整记录清朝林爽文、戴潮春民变事件中的义民文化。
义民庙主委蔡信捧说,北港义民庙源于林爽文之乱,笨港地区住民为抵抗贼寇,招集壮丁108人组成义民团,并饲养1头灵犬昼夜守御,击退盗匪数十次,后来盗贼趁义民团庆功派人毒死灵犬,再利用夜晚突击,108名义民不幸全数罹难,后人因此建庙供奉义民与义犬。
庙方指出,早年义民庙仅有墓冢,后来才陆续兴建旌义亭、庙宇,义民也由人格转变为神格,一连串的演变,记录着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有必要详实记录整理加以保存,透过古物的认定,更能佐证这段歷史的来龙去脉,供后代子孙参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