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黄珊珊专栏】台北市政府开了八年的晨会,我则是在任内整整开了两年十个月。

晨会报告的都是府级列管或跨局处的重大事务,例如:东西区门户计画、居住正义、长照政策、e化、社宅进度、三猫计画等等重大事项,每个专案管理的负责人大多是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含市长一共八人的决策小组,共同听取局处报告。

在晨会之前都会有会前会,也就是府级长官必须掌握晨会报告内容,晨会报告时,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意见,因为各自列管事项,自己可能有盲点,需要别人提供意见,才不会流于率断。

眾人的智慧大于个人的智慧,是柯文哲市长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例如有些事项,我会先跟市长讨论过后,之后再到晨会报告,例如:重阳敬老金发放财源,经过大家讨论后,有时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都是往好的方向修正,没有人坚持己见,决策品质反而更好、也更有效率。

这个体制,因为是七点半开会,可能大家会觉得很累,但是,我觉得晨会开完,早上还有三个小时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反而比较不会耽误正常业务。

也许,晨会对于很多局处首长来说很辛苦,但是,每天晨会的会议记录全公开,也会作为所有政策的决策依据,将来由府级长官承担责任。

至少,绝对不会发生大巨蛋案,很诡异的是,财政局长李述德一个人就决定零权利金(现在被起诉判刑),市长却可以完全置身事外,难道只有李述德有问题?

新市府取消晨会也在意料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我没有意见。我只希望,公开透明的精神能够延续,权责分明的决策方式,让优秀的市府同仁可以安心执行,不必被弃车保帅,也不必自己去面对未来不确定的责任。

我很感谢在市府任职期间,柯市长、彭副市长、蔡副市长、陈秘书长还有三位副秘书长跟我每天一起打拼,他们对我的帮助与指导,一生受用。

作者为前台北市副市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晨会 #报告 #事项 #副市长 #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