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视为「打炒房最重拳」的《平均地权条例》修正案,今(10)日获立院三读通过。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平均地权条例过关并不让人意外,而修法通过后,预售屋市场正式进入冷静期,整体房市将会出现四大现象:

首先,「预售和成屋价差缩小」,由于预售屋换约和转手的诸多限制,降低购屋族购买意愿,自住买家将会转向成屋市场,所以预售屋降温,对应成屋抢手,将会拉近彼此的价格差距。

其次,「豪宅市场交易量缩」,台湾房屋趋势中心统计近年单价两百万的豪宅交易,发现今年前11个月交易笔数仅27笔,跟去年同期的52笔相比,几乎等于腰斩,进一步观察今年交易的27笔超豪宅中,有13笔都是以法人名义购屋,等于将近一半都是高资产族,透过自有公司或是另外开设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来购置房产;然而平均地权条例修法通过上路,私法人购屋的资产操作空间不再,高资产族的置产态度也会略为保守,因此短期内的豪宅市场交易量,将面临考验。

再者,「高杠杆型建商淡出」,修法过后,建商的推案型态,将从预售案转变为成屋案,由于成屋推案无法在工程期间销售回收资金,建商的金流需求庞大,对财力有限的建商较不利,因此採高杠杆操作的中小型建商,预料将在修法后逐渐淡出新案市场。

第四,「资金走向避险型产品」,虽然交易疲弱抑制房价,不过首先面临降价的物件,都属于具有市场抗性的产品,区位条件佳者,则强者恒强,建设到位、机能成熟的区域,以及保值性高的产品,仍是避险且稳健的置产选择,价格也不易修正;至于商用不动产的部分,店面产品仍须依照经济成长和商圈发展而论,但商办这类自用、收益两用型产品具市场优势,将可能成为今年修法后的法人置产重点。

张旭岚也分析,官方修法的核心目标是打击炒作,且法案也将导引房市回归刚性市场机制,因此新的一年,不受政策影响的自住客,更有机会在市场上捡到便宜。

#市场 #打炒房 #平均地权条例 #成屋 #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