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发迹甚早,前清时期的「蚶江对渡」开启了两岸贸易的篇章,昔时商贾云集留下的印记,不经意走访鹿港小镇的巷弄间,斑斑可见。
假日里游客熙来攘往的「鹿港老街」,是由瑶林街与埔头街组成,清领时期为「船头行」(拥有船只的贸易商)所在地,利用屋宅前临街道、设立店铺;后临河道可让船只靠岸卸货,为当时商业最繁华热闹的街区。
后因港湾泥沙淤积,往来两岸贸易功能逐渐式微,然而所留下的典雅街屋聚落,极具歷史文化价值,在1986年由政府出资整修,规划为「鹿港古蹟保存区」。
独特粿糕酥饼 满满鹿港味
处处可见古蹟的鹿港,蕴藏着还有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多元传统文化。就拿与常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来说,鹿港糕饼闻名全台,许多中部地区的婚嫁囍事,都会前来订购囍饼,可见鹿港糕饼业在人们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传统祭祀会用到的龟粿、到糕、米老、酥、饼,每一款点心,其实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及口感,更是具有着独特的「鹿港味」。
总铺师手路菜 饕客闻香来
而靠海吃海的鹿港,更是传承下老饕们无法忘怀的「古早味」。台湾在50年代,美援挹注、经济逐渐復甦后,昔时富裕人家都聘请「家厨」,张罗着家庭的餐饮。直到后来这些厨艺精湛的厨师们,因应着「办桌」(台,外烩的意思)的市场需求,辗转成为外烩的「刀指师」(台,意指总铺师),更有流入传统市场内、成为今日的「民俗小吃」,每到假日,吸引饕客们流连忘返。
春节庙宇庆典 热闹到元宵
鹿港有着「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的称号,由寺庙的密集程度,不难想见居民们的虔诚宗教信仰以及庆典时络绎不绝的香客人潮。每到过年期间,从除夕夜里各大寺庙的开香祈福;正月初一开春时,前来拜拜求取一整年好运吉兆的民眾;初五迎财神、初七文衡圣帝的踩街赐福活动;初九天公生(玉皇大帝圣诞)时、一心诚敬的祭祀科仪;「小过年」元宵节的「顶番踩街」活动,过年期间一系列的热闹等等,拉开了「鹿港四季红」的序幕。
鹿港四季红 时令风情 轮番上映
「春来、夏闹、秋收、冬欢」是鹿港镇长许志宏上任以来,以在地文化特色为背景,所举办的「四季红」带状活动,每一系列的活动串起春夏秋冬不同的风情,引领着造访游客们体验不一样的鹿港风情,感受在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座伟大的城市,往往需要建立在令人尊敬的常民文化与歷史脉络,而这些珍贵的无形文化财,恰好在活教材的鹿港,丰盛的呈现着。鹿港镇长许志宏表示,祖先们所传承下来的文化资产弥足珍贵,身为鹿港镇的大家长,肩负起传承使命责无旁贷。
鹿港的美,很值得您前来,赏古蹟、看工艺、品美食、嚐小吃,欢迎全国的乡亲朋友们,新春期间来趟知性之旅,体验一下鹿港小镇的人文风情。
(鹿港镇公所广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