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宽阔步道,纯白色的「内惟艺术中心」映入眼帘,已有不少人依偎白墙拍照打卡。展间、轻食咖啡、精品选物、修復中心、电影院,一字排开在仅一层楼高的建物里,映照不远处的柴山山棱,心情悠閒平缓了起来,对于「美」的觉知,也逐步甦醒过来。

走进去听吧!和外面真的不一样

一踏入内惟艺术中心,向服务台人员询问馆内特色时,服务人员微笑着预告:「我们剩下2分钟可以讲话,等下音乐响起,可能就听不到啦!」

位于大门入口处的《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定时响奏古典、台湾民谣等曲目,独一无二的音场环境,体现了乐团的磅礡气势。(摄影/黄敬文)
位于大门入口处的《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定时响奏古典、台湾民谣等曲目,独一无二的音场环境,体现了乐团的磅礡气势。(摄影/黄敬文)

熟悉的「丢丢铜仔」旋律响起,原来眼前65颗音箱的装置作品《内惟声响实验》正开演。作品中的每个音箱代表一项乐器,比方在代表小提琴位置的音箱,听到的就是小提琴乐手在交响乐团中所听到声响,怎么摆放、怎么聆听,通通都有学问。「有人一天连听了10场」,导览人员说:「也有家庭主妇听到忘我,结束后才说要去买菜了。」亲子家庭则将这里当成音乐教室般,近距离聆赏,体验各演奏者的感受。

走进《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聆听交响乐,彷佛身处乐团之中,和平常在远处聆赏交响乐的体验,完全不同。(摄影/黄敬文)
走进《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聆听交响乐,彷佛身处乐团之中,和平常在远处聆赏交响乐的体验,完全不同。(摄影/黄敬文)

由法国艺术家阿兰‧冯榭酝酿10年,与在地高雄市交响乐团及高雄市国乐团共同打造的《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运用内惟艺术中心特殊建筑形态形成的音场,打造了这个结合表演艺术及视觉艺术的作品,也成为馆内目前最吸引人驻足的区域。

法国艺术家阿兰.冯榭于〈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作品现场。(图片提供/内惟艺术中心)
法国艺术家阿兰.冯榭于〈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作品现场。(图片提供/内惟艺术中心)

当音乐响起,每位在音箱旁的听眾,随即因各自站的位置,进入了钢琴、长笛、小提琴等各种演奏家所聆赏到的音符之中。聆听者在其间走动或停留,流动的风景成了独一无二的瞬间。正如《内惟声响实验》一般,走进去体验、和作品热情互动,造就了不同的体验,内惟艺术中心也以「超级容易进入」和「欢迎体验互动」为调性,友善地欢迎着所有人。

最接地气的艺术中心

从大片落地窗往外望,内惟市场就在街道的另一端。运动、买菜的人潮,也让下午及黄昏,成为内惟艺术中心一天最热络的时段。

内惟艺术中心大片通透的窗,让馆内外可以互相观看,也让人更容易走进来。(摄影/Carter)
内惟艺术中心大片通透的窗,让馆内外可以互相观看,也让人更容易走进来。(摄影/Carter)
内惟艺术中心面对着充满活力的内惟市场,特别强调与在地社区的连结。(摄影/黄敬文)
内惟艺术中心面对着充满活力的内惟市场,特别强调与在地社区的连结。(摄影/黄敬文)

「我们几乎每天都来!妹妹很喜欢这里。」推着婴儿车的家长杨小姐说。平坦无障碍的空间。对「有轮族」非常友善。亲子空间的盪秋千上,坐着开心的小朋友,再走几步路,还有艺术家林明弘所创作,客家花布超大椅子拼图可以玩。

你需要花多久时间把花布拼出来呢?欢迎动手拼拼看椅子拼图!(摄影/黄敬文)
你需要花多久时间把花布拼出来呢?欢迎动手拼拼看椅子拼图!(摄影/黄敬文)

泰国印度裔艺术家阿运.若望恰库,以绘制电影海报的手法,描绘了像杨小姐一般,居住在内惟的常民角色,跨海制作了《内惟戏院》系列作品,这些人物身上大多带着移民和族群议题。画作右半边人物来自内惟,左半边则是泰北,仔细一看,内惟市场卖莲藕茶的店主、在内惟走跳的计程车司机都在其内。疫情期间,阿运.若望恰库透过美术馆的跨国协助访谈,爬梳他们的生命故事,在泰国完成这幅作品后,才将作品送达内惟。

泰国印度裔艺术家阿运.若望恰库将内惟在地人物与故事融入《内惟戏院》作品中。(摄影/Carter)
泰国印度裔艺术家阿运.若望恰库将内惟在地人物与故事融入《内惟戏院》作品中。(摄影/Carter)

同样难得的,是展间继续走到底的「修復中心」,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专业修復师正在还原艺术品的原貌,旁边摆着紫外线灯、放大镜等仪器。这是全臺唯一的开放式修復中心,民眾甚至可以预约「艺术问诊」,将家中的文物宝贝带来「挂号」,让修復师给予相关修復、保存的意见。曾有人带来像窗一样的卷轴画、各种字画来问诊,希望能维持家传珍品的健康。

专业修復师细腻地修补画家曾培尧的作品《生命694》。(摄影/Carter)
专业修復师细腻地修补画家曾培尧的作品《生命694》。(摄影/Carter)

入「内」吃轻食喝咖啡 购物、看电影、阅读一次满足

内惟艺术中心不只欢迎所有人进来,更规划各种体验与空间,让人流连忘返。设计师选物展售让人爱不释手,由高雄市电影馆经营、高规格的影厅,则播映着多元主题影展电影与艺术院线电影,其中最特别的创意企划,是友善亲子的「长短脚电影院」,影厅内铺上绿地草垫、摆上水果抱枕,孩子不用在黑漆漆的电影院安静坐好,还可以一边吃东西,让亲子共享玩耍、惊呼或大笑的电影时光!

在长短脚电影院里,不需安静坐好,透过互动游戏也是欣赏电影的一种方式。(图片提供/高雄市电影馆)
在长短脚电影院里,不需安静坐好,透过互动游戏也是欣赏电影的一种方式。(图片提供/高雄市电影馆)
「内惟翩翩」引进11个国内外设计师品牌,展售设计工艺、时尚配件、织品、儿童、家饰品等生活选物。(摄影/Carter)
「内惟翩翩」引进11个国内外设计师品牌,展售设计工艺、时尚配件、织品、儿童、家饰品等生活选物。(摄影/Carter)

循着香味的线索,再来到馆内「SO_UP轻食馆」及「Akau Coffee 狲物咖啡」,听到周遭顾客谈公事、聊天的声响,让人想找个位置坐下,看远山或绿地放空,享受这艺术感十足的生活日常。

不同于传统美术馆殿堂式思惟,在内惟艺术中心,艺术就是日常生活。(摄影/Carter)
不同于传统美术馆殿堂式思惟,在内惟艺术中心,艺术就是日常生活。(摄影/Carter)
「内惟阅读」开放空间中,靠书墙摆放着12张世界级博物馆的经典单椅作品,能在此遨游艺术、设计、建筑、时尚、生活书海。(摄影/Carter)
「内惟阅读」开放空间中,靠书墙摆放着12张世界级博物馆的经典单椅作品,能在此遨游艺术、设计、建筑、时尚、生活书海。(摄影/Carter)

轻盈步上艺术之丘 不需要气喘吁吁!

夜色来临,白色的内惟艺术中心点起灯来,别有一番风情。营运至夜间9点,为下班下课后想沉淀心灵的人们,仍敞开欢迎的大门。

从《歷史解惟》展览中,回顾「内惟」的自然文史、环境变迁与产业发展,遥想当年仍有菱角田的岁月。这里曾被铁路隔绝,造就了独特的文化,现在随着铁路地下化、轻轨开通带来转变,内惟艺术中心缝合着社区,由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馆及高雄市电影馆共同营运,集结三馆特色,打造出亲切又有生活感的地方生活。

呼应不高耸的柴山山峦,内惟艺术中心建筑有着高低起伏的线条,入「内」走逛的体验,也非常近似爬小山的轻盈。到内惟艺术中心,不需要是艺术鑑赏家或者大人物,也不需要气喘吁吁,即可登上至高处,享受艺术风景。

• 内惟艺术中心

地址:高雄市鼓山区马卡道路329号

时间:11:00〜21:00,周一休

电话:(07)553-8935

官网:https://www.nwac.org.tw/

FB:内惟艺术中心 Neiwei Arts Center

本文作者:林子涵、Naru

(本文摘自《高雄画刊》2023/02)

《高雄画刊》2023/02
《高雄画刊》2023/02
#内惟艺术中心 # #艺术 #内惟声响实验 #阿兰‧冯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