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大去年第四季营收1764.88亿元、季减少7.03%;单季税后纯益14.1亿元、季减少48.96%,每股税后纯益0.84元。
大联大2022年合併营收7752.32亿元、达歷史次高,在有效控管费用下,营业净利高达147亿元、创下歷史新高,加上业外转投资及匯兑收益挹注之下,税后净利为105.12亿元,全年每股获利为6.02元。全年股东权益报酬率(ROE)及营运资产报酬率(Return on Working Capital, ROWC)分别为13.9%及9.7%。
大联大2022年营收及净利成长动能主要受惠下游客户持续投资网通暨周边设备、伺服器,自动化需求带动工业电子,以及车用电子等非3C市场应用持续强劲,加上北美与东南亚等地客户陆续投产,使得该区营收双位数成长,带动半导体及相关电子零组件需求。
截至去年第四季底,大联大库存天数为86天,预计随着后续持续积极管理下,实际金额和天数都会持续逐步下降,正常状况应该是在50~55天。
展望2023年第一季,若以新台币30.7元兑1美元匯率假设,预估营业收入为1450亿至1550亿,季衰退12.13%~17.8%,预估毛利率介于3.7%~3.9%,预估营业利益率则在1.45%~1.59%,预估税后净利为7.31亿元至8.02亿元,预估EPS为0.44元至0.48元。
2023年全年支出来说,财务长袁兴文表示,升息幅度已经减缓,全球半导产业体还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故大联大负债、财务支出也是以美元为主,今年的财务支出希望可以控管在营收的1%左右,和2022年类似。
副总林春杰表示,针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消费性电子调整,导致需求一直往下降,换言之,供应链在调整已经经歷2~3个季度,所以现在库存影该都已经来到底部,故理当第二季都会消化得差不多,但主要还是要观察终端需求的復甦,目前还是受到通膨的影响。从应用市场来看,消费性需求还是很弱,但企业应用、汽车、工业电子等,需求都还是存在,指示还是会受到整体经济影响,第二季是否有强力復甦,都宜再观察,整体来说,上半年市场还是会比较低迷,至于下半年是否顺利回温,还是要看终端市场的回温,整体经济通膨的问题还是重要变数。
林春杰表示,研调机构预言,今年是一个半导体的调整年,整体营收估会掉6.5%,要到2024年才会回到正常水准。就市场需求来说,谷底应该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季。另外,因有别于先前的零组件缺货,现阶段客户拉货还是趋向保守,故今年整体的成长幅度依旧很难量化,大联大会持续将库存调整到合理水位后,即可静待市场需求回温。
配息部分,袁兴文表示,以章程规定,绝对不会低于去年水准,但细节仍待董事会公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