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聊天机器人ChatGPT带来衝击,台湾学术伦理教育学会近日召集专家讨论后做出结论,ChatGPT的资料整合能力很强大,但资讯的更新性和正确性无法确认,因此在使用上需做资讯的验证。现今ChatGPT比较像是文字编修或资料统整的工作,不善于产生新的知识与学术发现。
台湾学术伦理教育学会在2月23日由理事长、阳明交大副校长周倩邀集18位学者及业界专家讨论「人工智慧技术对学术伦理的影响及因应」,他们做出结论指出,透过人工智慧科技辅助工具协助整理已有的资讯,可以加速研究的进行和发表,促进科学的开放性,进而创造新的知识。因此,应以积极态度看待这些新科技。
台湾学术伦理教育学会说,人工智慧科技例如ChatGPT作为学习及研究的辅助工具,虽可提供即时的资料搜集及汇整,或可减轻资料查找及整理的工作,但ChatGPT的设计类似接话程式,不会检查资料的真假优劣、不提供资料的来源及引用,也缺乏科学逻辑的论述,这可能背离了科学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台湾学术伦理教育学会也提出运用人工智慧科技于研究的各阶段必须考虑到的一些问题,如学术研究的课责性,研究者可透过人工智慧辅助科技改善工作效率,但也要考量由人工智慧协助的局限性与查找资料的真实性,而研究者应对自己的研究行为与产出负全部责任。
至于学术研究的透明性,台湾学术伦理教育学会说,学术研究上最重要的考量是揭露所有过程、步骤、资料来源、协力单位等,如果有应用到人工智慧辅助科技,是否需要揭露、如何揭露,需要进一步考量。
关于学术着作权疑虑,台湾学术伦理教育学会,人工智慧科技工具的创新利用,基本上不会违反着作权,因为系统不是人,所以不能主张着作权保护。但是,因为此技术使用了网路上的资料,拥有这些资料的着作人有可能主张其智财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