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小孩长不高怎么办?」许多家长重视孩子身高,不过医师表示,影响儿童成长最重要的先天条件为家族遗传,后天生长因素则包括贺尔蒙、营养、身心理健康或药物使用,且除内分泌影响,肾臟功能亦会影响身高成长,呼吁家长勿随意在奶粉中添加太多营养品,以免增加肾的负担,且少吃高盐、高油脂的食物和零食,日常注意男女童局部清洁,减少便秘并预防泌尿道感染。
花莲慈院小儿部儿童肾臟科主治医师周威志指出,影响儿童成长先天条件最重要的因素为家族遗传,即父母身高遗传,后天生长因素则包括贺尔蒙、营养、身心理健康或药物使用等;当医生在为孩童进行生长评估时,除确认遗传身高和营养评估,常见的方式是照X光测骨龄。
周威志表示,刚出生的婴儿发育速度最快,之后直到学龄前会慢慢趋缓,每年平均长高约4公分以上,如孩子每年身高成长小于4公分,即半年小于2公分,或第二性徵有延迟或提前发育现象,家长就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生长问题。
他以第二性徵为例,男孩早于9岁、晚于14岁发育,女孩早于8岁、晚于13岁发育,都是相对异常的现象,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测,排除是否为贺尔蒙或疾病影响;其中男生的性早熟尤其要注意,检查是否为脑部或睪丸的肿瘤造成。
周威志另提到,缺乏生长激素也会导致孩子长不高,使孩子生长速度缓慢、骨龄落后;若未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的问题,除造成青春期延迟或身材矮小,成人后可能会出现血脂异常、骨密度低、容易焦虑或抑郁、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平时的睡眠、运动、饮食都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因此「只睡饱是没有用的,要在正确的时间睡觉才可以!」
除了遗传、营养、肠胃功能或生长激素等,慢性肾病也会影响孩子身高,儿童肾臟科主任陈明群表示,肾臟功能除清除体内废物、排泄药物、维持水分稳定、调节体液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还有分泌荷尔蒙,包括能刺激红血球的制造的「红血球生成素」、维持体内钙磷平衡及骨骼健全的「活化的维他命D3」、调控血压的「肾素」及「血管张力素」;当孩子罹患肾臟病,发生活性维他命D合成减少,或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异常、贫血等问题,都会影响身高的成长。
陈明群说,「泡、水、高、贫、倦」为慢性肾臟病五大症状,就是泡泡尿、水肿、高血压、贫血和倦怠,当孩子出现症状时,家长须当心,他建议家长勿随意在奶粉中添加太多营养品,以免增加肾负担,少吃高盐、高油脂之食物和零食,并日常注意男女童局部清洁,减少便秘以预防泌尿道感染;若孩子出现茶色尿、红色尿、泡沫尿、头痛等高血压症状,或家族中有遗传性肾臟疾病病史的孩子,每半年可进行一次尿液筛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