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虚拟货币交易热络,据悉,行政院展开跨部会讨论后,正研议加大纳管力道并由金管会担纲主责角色,但因虚拟资产态样多元,针对纳管方式、如何分工,目前都还在研议阶段,最终拍板方案尚未出炉,最快将在3月底对外宣布。对此,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20日证实此事,但相关法制跟管理规范仍需细致化,会等配套完善后再对外公布。
整体加密货币市值突破1兆美元大关,显见虚拟投资市场正夯,但去年接连发生美元稳定币(UST)崩盘等多起风险事件,去年11月全球第二大的虚拟资产交易所FTX宣告破产,全台高达30万人受害、牵涉金额超过新台币150亿元,许多立委都曾呼吁政府尽快研议纳管办法、确认主管机关。
综观日韩、欧盟、新加坡及多国作法,几乎都由金融监理机关担任监管角色,而金管会主委黄天牧日前被问到国内虚拟资产监管进度时,也首度松口表示,政院正在进行最后决策,近日会有所决定,强调未来金管会在虚拟资产纳管层面,将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不会只限于洗钱防制,也暗示各国都是朝强化监理的方向前进。
据悉,政院在先前讨论时,便倾向由金管会主管,但尚未经跨部会拍板定案。行政院官员透露,虚拟货币在洗钱防制这块,预计会由金管会负责,但因虚拟资产态样多元,若要全面纳管,就不会单纯处理洗钱,还会涉及消费者保护等种种层面,至于确切方向,目前都在研议中。
政院官员指出,目前各国对于加强监管的作法都不同,有些国家另立专法,有些则採其他方式,当前政院是倾向先确定主管机关,后续处理要参考各国作法。毕竟虚拟资产并非一国一地区的单一现象,而是国际上普遍有的状况,要如何纳管、治理,会由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决定。
知情官员解释,虚拟资产性质较多元,牵涉多个部会,在支付、交易上较属金管会业务,在法币交换部分可能和中央银行有关,在NFT方面,若是涉及作为电子签章凭证的部分,比较是由数位部管理,但因其他NFT应用牵涉曾面较广,不可能全由数位部负责,因此最后分工仍待最终讨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