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达成净零排放不只要减碳,也得靠发展绿电。台北市环保局在南港山水绿生态公园打造「创能、储能示范场域」,场内所有用电主要靠太阳光电系统供应,平均每天产生43度电,不用台电供电即可自给自足。环保局长吴盛忠强调,减碳要从生活开始,未来将补助社区或住宅推广太阳能光电系统。
南港山水绿生态公园前身是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经绿化成生态公园,环保局去年斥资419万余元,在公园打造创能、储能示范场域,昨起开放民眾参观。
场内设山水绿环境小木屋,室内备有10盏电灯、电视等电器及储能设备,屋顶上则设太阳能板,外部有氢能燃料电池和风力发电系统,整区用电主要由太阳能供电,次要为风力发电,平均每日产生43度电。
吴盛忠指出,台北市温室气体排放7成5来自住商,其中以电力系统导致温室气体排放为大宗,台北市平均年用电量约159.86亿度,若想达成2050净零碳排目标,必须将绿能推广到社区、住家,建立示范场域就是希望让民眾了解创能与储能概念,未来透过补助鼓励社区与住家设置太阳能光电系统。
太阳能光电系统原理是太阳能板接受太阳光产生电,再输送至储能系统,提供电力给示范场域使用,没用完的电会存在储能系统备用,晚间一样有电可用。废弃物处理场长周立安说,储能系统可储存24.9度电,约可供应3天日常用电。
周立安表示,白日天气不佳或没有太阳,储能系统也没有电,此时将启动氢能燃料电池为示范场域供电。燃料电池所需氢气燃料与氧气结合产生电、热与水,平均1天可发120度电,足够小家庭用5天。
环保局鼓励民眾到南港山水绿生态公园游憩,并实际了解创能、储能实际作法,培养生活减碳的环保意识,社区、住家使用太阳能光电系统,不只能为净零排放尽一份力,也可省下部分电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