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政策风向逐渐改变,台湾选择大胆做出升息半码决策,利率连5升,出乎市场意料,不过央行总裁杨金龙定调「适度紧缩」,是忧心外食费易涨难跌、电价调涨带来的通膨预期,究竟台湾通膨情势如何、央行升息到顶了吗?9大关键问答一次看懂。
全球景气放缓、需求骤降,连带衝击台湾经济表现,经济成长面临「保2」保卫战。
中央银行今天公布经济预测,下修2023年经济成长率预测值为2.21%,虽然低于去年的2.45%,但顺利「保2」;不过上修今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CPI)及核心CPI预测值,同为2.09%,续高于2%的通膨警戒线。
考量国内物价涨幅持续居高,恐形成较高的通膨预期,为了抑制国内通膨预期心理,全体央行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码(0.125个百分点)。
问:央行这次出乎市场预期升息半码,重贴现率将升至1.875%,创近8年新高纪录,主要考量为何?
答:这次货币政策调升半码有3大原因,首先,最主要是要抑制通膨预期心理,去年CPI为2.95%,今年预测全年CPI为2.09%,有往下走,但若预期心理根深蒂固,对通膨跟未来经济发展都不好。
其次,国际经济前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过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有望回温,预测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为2.21%,仍属温和成长。
如果拉长时间,从2020年来算,台湾这几年累积的经济成长率还是高的。
第三,近期欧美银行体系出现不安的疑虑,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但台湾银行体系稳健、流动性充足,不致于影响金融稳定。
问:央行下修今年经济成长率预测值到2.21%的原因?和其他机构相比似乎相对乐观?
答:今年上半年出口与投资疲弱,拖累经济成长的脚步,不过下半年起,随着全球产业供应链库存去化,出口动能将慢慢回升,加上民间消费稳健成长,政府推动的疫后经济韧性及全民共享经济成果措施,有助支撑内需,经济可望回温。
问:央行升息关键是打击通膨预期,最近电价、蛋价都是热门话题,哪个对CPI影响比较大?
答:电价上涨的影响远比蛋价还大,因为鸡蛋占整体CPI权数不高、在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也不大,蛋价上涨外溢效果不会很大,电价就不一样了。
如果电价上涨完全反映,将波及小吃店、餐饮等,对民生影响较大,经济部考量到这点,电价调涨对象主要落在工业用电及大户;政府顾虑到涨电价的波及效果很大,确实很审慎调整。
问:央行很重视通膨预期,后续通膨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答:随着国际原物料价格回软,近期国内输入性通膨压力已经减缓,但短期仍须关注疫后娱乐消费需求復甦、服务类价格具有易涨难跌的僵固性、国内电价调涨的外溢效果,以及禽流感推升食物类价格等4大因素。
问:央行目前货币政策基调?这次升息超乎市场预期,是不是「放鹰」?
答:目前为止,我们是「适度的紧缩」,而且相较美国先前急速且大幅度升息,台湾这次升息半码的做法,不只温和、还是渐进式,对整体金融机构衝击较小,「即使没有完全符合市场预期,也不能解读我们放鹰」。
问:美国联准会主席鲍尔往后退一步、只升1码,台湾央行出乎意料升息半码、往前进了一步,怎么看您(杨金龙)与鲍尔的差异?
答:美国与台湾同样都是升息,联准会会后声明有些措辞调整,台湾也是,都释出政策视状况调整的讯号,「(我跟鲍尔)好像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态度上应该可以解读为偏鸽,但央行货币政策动向还是看数据说话(data dependent)。
问:这会是台湾今年最后一次升息吗?
答:市场不确定性很大,央行后续货币政策将关注3件事,一是去年以来,国内紧缩货币政策的累积效果,二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动向的外溢效应,三是密切关注最近美欧部分银行危机事件的可能衝击。
其中,货币政策累积效果非常关键,一来这需要时间发酵、不会马上显现,二来,台湾要考量的不只有自身货币政策效果,还要加上欧美国家紧缩政策的外溢效果,而且欧美金融动盪也将外溢至台湾,这些都是央行下一次理监事会决策必须考量的因素。
央行将评估这些因素对国内经济金融的影响,适时调整央行货币政策,以达成维持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
问:央行去年曾经2次调升存准率,这次没有调整存款准备率(存准率),未来如果觉得资金流动性有疑虑时,有可能调降存准率吗?
答:央行目前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紧缩,这段期间也是渐进式、温和的调整货币政策,如果还调降存准率,跟目前基调有点衝突,就算要调降存准率,可能也要一段时间以后。
外界曾经质疑央行选择调存准率是「慷银行之慨」,其实有所误解,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不同,以公开市场操作、吸收存单,主动权在银行;如果是调整存准率,主动权在央行,两者相比之下,存准率的紧缩效果比较强。
问:央行2020年12月以来,4度调整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近几次均未再调整,后续对房市态度为何?
答:央行祭出选择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是聚焦金融稳定,检视是否太多资源集中在房地产,导致房市过热等情况。
今年以来,全体银行建筑贷款与购置住宅贷款成长持续走缓,不动产贷款占总放款比率大致持稳;而央行去年3月以来持续紧缩货币政策,有助于强化管制措施成效,其他部会像是财政部、内政部的措施也都可以协助稳定房市。
儘管房市景气持续降温,央行目前并没有考虑停止管制措施,未来也将持续管制措施的执行成效,适时调整相关措施内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