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初(4/1~4/5)就是一连5天的清明节假期,许多人已在规画扫墓。近年环保葬形式的树葬、花葬、海葬盛行,民眾也好奇「该怎么扫墓」?民俗专家廖大乙表示,可当成家族踏青相聚,符合慎重追远的意识即可。
根据《旺好运》专栏指出,廖大乙表示,清明祭祖最大的意义在于大家聚在一起,连繫感情,维持家族同心。至于拜拜是一个仪式,随着时代的进化与演变,扫墓的形式也跟着变。
廖大乙举例,早年还没有殡葬文化时,人过世就用草席包一包丢到郊外,等同现在的环保葬。西藏流行的天葬,也是一种环保葬,取之于大地,人死后也回归大地,连骨灰都不留。
廖大乙指出,环保葬就是不让子孙有所担心,万一家族后代移民国外,或没有人可拜也没关系;若想扫墓,就相约去踏青,来到环保葬的地方,看看花草,与先人说说话,不一定要烧香、立碑文才叫扫墓。
★《中时新闻网》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