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海岸线长达63.7公里,为维护海岸线景观,南市府2021年至今年3月共清出7162公吨海漂垃圾。台南社大海废社发起人晁瑞光说,海废垃圾逐年增加、捡不胜捡,乐见政府常态性投入净滩,然公部门重视海废「重量」,但危害生态最大、数量最多的,是「轻」到不行的牡蛎浮棚养殖发泡塑胶屑屑。
台南海岸线常见大量海漂物,但海滩也是吸引观光客驻足景点之一,以2年登场一次的渔光岛艺术节来说,自3月底开展迄已累积超过12万参观人次,16日闭幕在即,预期将再有一波观光人潮涌入,而被网友称为秘境的月牙湾1.5公里海岸线,美丽海滩的背后是公私协力净滩。
市长黄伟哲响应中央「向海致敬」政策,积极推动海岸线环境维护,2021年清出2997公吨海漂垃圾、2022年逾4000公吨,今年截至3月底已清出165公吨,清除垃圾主要是塑胶垃圾、保丽龙、漂流木等。
台南市政府指出,台南是养殖牡蛎重镇,2011年起即鼓励蚵农回收蚵棚,由蚵农向政府登记放养棚数,隔年收成后,放养几棚就回收几棚,每棚由政府补助250元;2014年起也实施保丽龙回收政策,蚵农每回收1块保丽龙,就补助30元。南市府指出,在祭出多管齐下政策后,2022年回收3780公吨蚵棚,2021年也回收量3万2609个保丽龙、2022年则回收近2万个,显示蚵农多已养成回收习惯。
台南社大海废社从2005年起每月定期监测海滩废弃物,也发动志工到海滩净滩,但海废垃圾却是有增无减,甚至与日俱增。晁瑞光说,南市府这2年来配合中央政策,开始重视清理海漂垃圾,乐见政府常态性投入净滩,同时也呼吁,目前南市府针对牡蛎养殖蚵棚造成的海废,採属地主义,但有不少相关海废飘到台江国家公园的范围,政府也有责任主动清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