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救台湾日益稀少的「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4年前与金门水试所合作举办「鲎知鲎学公民科学行动计画」活动。去年更结合18所学校参与「鲎保母计画」,由各校师生们展开协助照顾鲎卵及幼鲎的孵化,成功孵化并陆续送回海科馆将近有800只鲎宝宝。并于23日在财团法人天钰环境永续基金会和新竹市政府的协助下,协同天行者慈善协会志工团队,也邀请在地学校一起成功的将800只鲎宝宝进行放流,回归大海。
海科馆表示,鲎比侏儸纪的恐龙还早出现在地球上,当恐龙消失时,鲎演化成了现今的外貌,而成为你我口中的活化石。如今鲎血因疫苗或新药研发等检测,对「鲎试剂」的需求增加,无论是被补捉或食用、海洋污染、栖地破坏等因素,造成幼鲎没了育婴房,因此族群减少。台湾第一位研究「鲎」的博士杨明哲表示,「当幼鲎消失在潮间带,只剩海里的大鲎,再过20年鲎将可能为消失在地球上的物种之一。」因此,为提升台湾本岛鲎族群的数量,海科馆便展开「鲎知鲎学公民科学行动计画」,守「鲎」未来。
海科馆说,鲎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夏时节,雌雄成为夫妻之际,便形影不离,此时捉一只鲎,常常捉起来就是一对。鲎脱壳1次即为1「龄」,成鲎的壳较硬,脱壳后的鲎壳早期常被拿来运用,当水瓢或煮饭菜的锅铲,闽南语中称水瓢即为「鲎杓」,也是由此而来。
海科馆说明,此次放流的鲎宝宝参与学校有来自苗栗竹南国中、彰化草湖国中、台北市星福国小、新北安康高中、三重高中、育达中学、瑞芳国小、野柳国小、和美国小、三多国小、基隆高中、基隆市暖暖高中、八斗高中、中正国中、西定国小、台南三慈国小、嘉大附小及云林三崙国小等校,这些学校的师生们从2022年9月拿到分配的鲎卵开始着手照顾,期间学生除了观察鲎卵和小鲎的发展过程并用心的换水、喂食,并记录水质、温度、计数及影像等工作提供给海科馆研究员人做为人工復育重要基础数据。
而今年「鲎知鲎学公民科学行动-鲎保母学校招募计画」也将在天钰环境永续基金会的捐资支持下展开,并以学校为单位将招募10所学校参与本计画,同时邀请10所学校的保母师生到海科馆进行一系列的鲎保母教育训练,学习当一名海洋公民科学家,详细招募资讯请上海科馆或天钰基金会官网查阅。
相关活动与报名网址:https://reurl.cc/mlov0W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