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第8个中国航太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大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近日接受陆媒专访时介绍说,嫦娥七号计画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其主要任务是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任务非常复杂,风险系数也非常高,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降落的航天器。
大陆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嫦娥七号将由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等部分组成,它们将在月球南极执行复杂的探测任务。
被问及嫦娥七号前进月球南极的挑战性,吴伟仁指出,第一,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南极降落,「我们并不清楚月球南极的地形地貌,要透过轨道详查后,初步选定了降落点,最后实施的时候再确定具体在哪个地方」。
吴伟仁续指,第二,嫦娥七号在月球需要长期工作,月球温度、环境都是很恶劣的,和地球的南极北极一样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我们现在初步估算在月球南极,一年中能够长期有光照的大概有100天左右,但是它是低温」,低到了摄氏零下100多度,「长时间经受低温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点」。
吴伟仁表示,不同于此前着陆月球的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由于嫦娥七号任务的特殊性(飞跃器要在坑里找水),需要特意寻找坑多的地方着陆,因此挑战极高。「要去来回飞,要起飞几次,希望能够找到水,而且坑也比较深一点,最好是长时间太阳照不着的」,这对着陆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到很多限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