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梅树超过250棵,近期梅园的梅子近期成熟,一颗颗绿中带红的梅果挂在枝头上,工人们也在梅园内忙进忙出採收梅子,成为清大校园难得一见的画面。每年清大都会请工班人员採收梅子后,再将採集好的梅果送往合作厂商,制作成最具清大特色的礼品。

清大校园内的「梅园」是为了纪念清大在台建校的第1位校长梅贻琦所建,梅园内有共319棵梅树,每年1月左右是梅花绽放时节,约有2周的赏梅黄金期。入春后,梅园的梅子进入成熟期,不时可看见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在梅园忙进忙出,将採收下来的梅果装袋搬上车的景况。

清大园内共319棵梅树,由于梅树较高,无法直接徒手採收,清大梅园工班大哥也示范採梅的方法,需要先以竹竿敲击枝条的基部,让果实脱落,掉入地上预先铺设的网布里,再蹲在地上慢慢捡或用扫把搜集。

这种敲梅树、再蹲在地上採梅果的画面,工班大哥也笑说,人家名画是《拾穗》,我们是「拾梅」。而依梅子熟度不同,适合制作的产品也不同,大颗饱满的青梅适合制作成脆梅,较成熟的梅子则会「由青转黄」,此种梅果酿梅酒风味最佳。

每年清大都会请工班人员採收梅子后,再将採集好的梅果送往合作厂商,制作成最具清华「在地特色」的礼品,致赠给来访清华的贵宾,少部分也会进到清华纪念品店,供同学、校友购买。

校方也提醒民眾,此时节是梅果採集季,清大梅园是不对外开放参观,一般民眾是无法体验採梅果的,未来清华梅子的产品制成脆梅及梅酒后,会再告知。

#新竹市 #清华大学 #清大梅园 #脆梅 #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