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慎重考虑后,澳洲决定为F-35隐形战机向美国多买远程武器,而不是採购B-21「突袭者」(Raider)轰炸机,以因应北京与日俱增的威胁。
据《欧亚时报》(The EurAsian Times)和《大眾机械》(Popular Mechanics)网25日报导,原本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国防分析家曾研究採购B-21的可能性。而澳洲国防部长马勒斯(Richard Marles)去年8月也暗示,在检视採购这款隐形轰炸机的可能性。
不过,这却是澳洲首度在最重要的「国防战略检讨」(The Defense Strategic Review)报告中讨论B-21。而这份配置国防预算的政策报告指出,审查人员在澳洲和美国针对B-21,以作为坎培拉可能的战力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最后澳洲政府决定,不要採购B-21,反而选择为F-35A和F/A-18F「超级大黄蜂」(Super Hornet)战机买更多远程反舰飞弹(LRASM),还有「联合打击飞弹」(Joint Strike Missile,JSM)等远程武器。报告中说,「有鑑于我们的战略环境,以及本次审查中概述的国防战略和战力发展法,我们并不认为,B-21 是考虑採购的适当选择。」
此外,坎培拉也打算加紧打造先进无人机。澳洲国防战略检讨报告要求,进一步为波音澳洲分公司(Boeing Australia)针对澳洲皇家空军研制的MQ-28A「幽灵蝙蝠」(Ghost Bat)隐形多用途无人机提供资金。报告指出,MQ-28A是可消耗平台,成本比载人战机低廉,并能迅速汰换。
目前还不清楚,澳洲为何排除採购B-21的可能性,但成本可能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先前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军事歷史学家席尔贝(David Silbey)便质疑,澳洲大砸约250-280 亿美元(约7645-8563亿台币),採购12架,也就是1中队B-21究竟值不值得。
他说,採购和使用B-21都要付出极昂贵的代价,而这会大大挤压到其他国防支出,并对澳洲安全局势全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美国可不想要那样。还有观察家指出,要是澳洲设法买到B-21,可能会激怒北京,并导致紧张升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