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法律共7章,包括总则、生态安全布局、生态保护修復、生态风险防控、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4日下午分组审议时,鹿心社委员说,经过两次审议修改后,草案三审稿更加突出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特点,增加了建立健全雪山冰川冻土的保护制度,强化了科学研究和资讯共用,对在青藏高原採集或者採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罚。法律的实施,将对依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吕忠梅委员表示,这对于完善中国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意义重大。拟定了支持政策,规定了违法责任,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很好衔接,体现了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协同性保护的特殊要求。

彭清华副委员长建议,正确处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与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关系,落实法律关于画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准入清单等规定时,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需要,以及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实际,尊重歷史、实事求是、着眼长远,避免简单粗放、大呼隆一刀切。

孙其信委员提出,应完善关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内容,也要监测评估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农牧业的影响。

谭天星委员建议增加发挥民眾主动性积极性、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管护员队伍建设内容。

大陆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认为应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致害的损失补偿机制。

#青藏高原 #生态保护法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