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台湾碳权交易所」有望于7月底成立,企业可透过「台湾碳权交易所」购买碳权,但要持续关注购买的碳权如何抵减需购买的CBAM凭证,有待更明确的抵减规定及公式出炉。郭维智表示,碳税将是西方国家未来重点项目,企业如出口产品至欧盟,可尽早瞭解CBAM的申报模式以及如何取得碳排证明。
由于英美两国预计与欧盟CBAM对接,有出口欧盟或英美两国之企业也应先行瞭解自身产品的CN code(Combined Nomenclature code)/ Hscode以及原产地之正确归类,以便综合分析碳税对未来可能的影响,不论出口至欧盟或是英美两国,才能尽早进行企业布局或供应链上的调整做准备。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再生能源服务税务主持会计师黄清衍指出,企业只有降低自身碳排才能降低CBAM带来的衝击,甚至提升产品竞争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