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好工作、房子、和家庭,还有什么好渴求?其他都是鸡毛蒜皮。」坎城影展竞赛片《玫瑰母亲》即将在台上映,电影时不时迸出虎妈金句,而结尾的一封信,更让观眾内心波涛汹涌,揪心又感慨。台湾电影公司选择在母亲节檔期上映别具意义,无论从儿女或父母角度观看,都会心有戚戚焉,离开戏院带走满满的想法与感念。《玫瑰母亲》将在5月12日周五晚场起上映。
为了重启人生,年轻妈妈玫瑰毅然离开祖国,带着两位年幼儿子移民梦想之地。单亲的她扮演起虎妈的角色,甚至透过一次次约会,替自己也替孩子寻找适合的情人兼爸爸...... 玫瑰教育孩子软硬兼施,时时提醒孩子要保持优异成绩,「成为学校冠军,让家乡的亲人感到骄傲」,也交待年幼的孩子「不能在人前落泪,只能在心里哭」,不忘提醒青春期的哥哥「交女朋友很好,但用功读书更重要」、「人生中总有优先顺序,你该专注在学业上面」句句都让人发现,望子成龙不分国界。另一方面,玫瑰仍然保有赤子之心,也想和孩子打成一片,加上面对家乡的复杂情绪和新国家的身份认同,两位孩子最后有没有办法达到她的期许呢?
《玫瑰母亲》分三段叙述玫瑰家庭在法国落地生根的过程,包括母子、兄弟、友情与爱情的变化,而玫瑰做的每个重大决定,都对三人的未来影响至深。最后一段,两位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玫瑰与儿子见面并从包包拿出了一封信,令人惊讶的内容,可说是全片最揪心的段落,替电影瞬间拉出宽广格局,力道极强。为了避免暴雷,电影公司希望观眾进戏院体会结尾的深深惆怅感。外媒更盛讚:「如果《妈的多重宇宙》是献给移民父母的情歌,《玫瑰母亲》就是一本悠然又令人喟叹的移民编年小说。」更讚赏本片「敏锐又纤细,毫不张扬,野心勃勃!」
曾以《没人爱小姐》夺得坎城金摄影机奖的导演蕾欧娜瑟哈艾儿(Léonor Serraille)表示,因为认识了深爱的伴侣,才从他口中听见了这个故事,并且惊讶移民虽然已是国家的一大中坚,但如此平凡却伟大的家庭故事竟从未被带进电影院。在这部作品里,导演抛出这些问题:「什么构成了家庭?」「母子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离开故乡成为他国居民,成长的感受为何?」她也与摄影师伊莲娄华(Hélène Louvart)合作,曾参与知名导演如安妮华达、文温德斯、克里斯多夫何内电影,将《玫瑰母亲》拍摄出宛如小说的节奏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