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消防局第一大队日前桃园忠烈祠举办古蹟歷史建筑抢救演练,除提升各分队救灾能力,也偕同场所员工一起参与演练,实地模拟当火灾不幸发生时,员工如何第一时间进行通报、灭火及避难逃生,以降低人员及财物的损失。
桃园忠烈祠前身为「桃园神社」,建于1935年,为桃园地区信仰中心,后因年久失修,1986年由地方政府筹款修葺整建,1994年被内政部指定为台闽地区国家第3级古蹟。内部供奉着作战英勇捐躯的军、民以及因公殉职之军、警、消、民等个人之灵位。2022年起则陆续于园区内设置绘马褂所、祈祷颁布所、风铃迴廊等,并贩卖做过入魂仪式的御守及邀请其他摊商入驻,吸引大批人潮涌入观光。
演练项目假设建筑物内疑似因电线走火发生火警,大量火烟窜出,场所人员通报119、疏散场所内民眾并执行初期灭火作业,消防人员接获通报后立即赶往现场。由于现场为人潮眾多场所,消防人员立即入室进行人命搜救,迅速救出受困民眾,且现场有大量文物及古蹟,根据「古蹟及歷史建筑消防救灾处理原则」,古蹟于抢救时需有别于一般建筑物以水柱抢救,而是以压力较低、衝击力较小的细水雾进行救灾,避免文物及古蹟在抢救时造成结构上的损坏,现场并同时运用空拍机于空中进行严密监控,供指挥官作为指挥调度之参考。
消防局第一大队大队长赖志忠表示,桃园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园区于近年快速发展,人潮亦越来越多,假日时甚至每日约有5000人的人潮,于救灾时除了需考量古蹟文物之保存外,亦须考量如何有效率地执行人命疏散及救助。「防灾重于救灾」,透过本次抢救演练,期许让消防人员更加熟悉场所外,也持续强化场所管理人员灾害应变能力,找到场所内易致灾因子,强化场所用火用电之安全管理,以降低火灾发生机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