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路借贷平台暴雷!不动产借贷媒合平台imB惊爆负责人涉卷款潜逃,受害者超过上千人,总投资金额高达25亿,此事引起PTT网友们热烈讨论,有内行人分析,就算平台业者拿出各式不动产抵押债权(或产权)文件取信投资者,但最大问题仍是「超卖」而投资者只能相信平台,无法确认真实情况,这时就很有可能落入庞氏骗局。
此次imB事件,主要是透过网路及业务人员投放广告行销投资P2P不动产债权借贷,并利用每年8-11%报酬率等广告吸引民眾,但背后却是以虚假的债权吸金,支付前期投资者利息后,平台违约无法支付后续的利息,最后传出负责人卷款潜逃。
事实上,P2P(点对点)网路借贷平台主要是提供一个平台,让需要借贷的人直接与出资者进行媒合,想借钱的人可以获得资金,而出资者可以获得利息,此模式并没有违法,但平台假造债权吸金、保证收益等方式就会有法律责任。
PTT网友热烈讨论此大型诈骗,有老手分析指出,「很多人在考虑投资时,只会注意文件真假,抵押品品质好坏,但文件是真的、抵押品没问题,就不会是诈骗吗?很多人看到产权文件是真的,设定抵押是真的,对方签了债权契约,就觉得债权有保障,就把钱匯出去。」
原Po表示,最关键的是投资者无法知道平台将同一笔债权卖了多少次?又或者发了多少张债权凭证出去?可能同一笔债权卖了20次,有20个人拥有同一笔债权的债权凭证,「就算这些东西都确实存在,问题是他超卖5倍10倍20倍,最后就是40人抢这4个塔位,谁先死谁进去。」
原Po提到,大部分的投资人并非直接投资,就只能信任平台,且不可能有能力去查核平台情况,即使政府有监管的银行、证券、投信、基金,也都不能保证没有乱搞,「只能说有监管都这样,没监管的就不用讲了,超卖5倍10倍, 一下子10倍的利润就到手,你真的要去赌人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