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今公布区议会改革方案。新一届区议会将有470名区议员,由委任议员、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产生的议员、及区议会地方选区选举产生的议员,以4:4:2的比例组成,另有27名当然议员。至于区议会主席,则由民政事务专员担任。

港府将实施资格审查制度,所有议员均必须先通过资格审查确认资格;又引入履职监察制度,对行为表现不符公眾期望的区议员,进行调查并处以合适处理。而区议员酬金及津贴则与目前相当。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区议会将担任配合政府的角色,协助政府掌握地区脉膊,令政府更有效策划地区服务,协助凝聚民心,争取市民对政府的支持,并为居民提供谘询及转介服务。他说,今次制度设计不是单一措施,没有针对某一种议员在区内的比例。

李家超强调,完善地区治理方案是按照实际情况,对香港整体利益最好。他形容以前「行错路甚至走到悬崖边」,有一些港独份子进入区议会,不容许有人抱着香港跳崖,因此有必要改正。他又指,区议员除了要关注市民需要,亦要有考虑整体和大局的心态和观念,形容区议员不能只重点看一颗树木的树叶,而忽略整个森林。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称,新的区议会将不再有管理及拨款审批的职能,这些职能将回归政府,符合行政主导之能,亦能防止部分区议会滥用相关权力,阻碍政府施政。他补充,由民政事务专员担任区议会主席,亦可确保地区事务进行地区谘询的主导权在政府,更好统筹区议会、三会及关爱队,令他们互相配合产生协同效应。

陈国基称,新组成方法可让爱国爱港、有志服务地区的人,有多渠道参与区议会的工作,引入委任及地区委员会界别的议员,将矫正现行制度下区议员以政治及民粹议题挂帅的问题。他强调,区议会的组成不是越多选举越好,而是要有合适的方法,让区议会不受小选区利益的局限,更宏观反映地区意见。

陈国基指出,新的地区治理架构由上而下,分别为由他统筹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副司长卓永兴统筹的「地区治理专组」、民政事务专员,再到区议会及俗称「三会」的分区委员会等。

#区议会 #香港 #议员 #改革方案 #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