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市柜公司中国投资收益匯回台湾创下歷史新高,其中电子零组件占大宗。《财讯》进一步盘点,可成、南亚、台光电等,是上市公司中匯回台湾较多的业者,未来资金流向持续值得关注。
根据《财讯》报导,全球从贸易战走向科技战,供应链「一个世界、两套系统」成为确立的议题,半导体封测厂力成董事长蔡笃恭今年1月在法说会上明确指出,企业正积极寻求离开中国。近期,金管会公告的上市柜公司从中国匯回台湾的投资收益创下千亿元的歷史新高,似乎也成为供应链调整、资金重新配置的一大佐证。
金管会公布2022年台湾上市柜公司在中国投资情形,有7成以上的公司有赴中国投资,2022年投资中国金额达1744亿元,是2019年以来新高;然受到疫情和市场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当年度投资收益年减近18%。但特别的是,匯回台湾的资金却以1144亿元创下歷史新高,其中以电子零组件业匯回金额较大。
《财讯》报导指出,从公开资讯观测站的数据进一步拆解,上市公司从中国匯回台湾金额最多的前几大公司,可成、南亚、台光电、裕日车、巨大、瑞仪、台化等,都有20亿元起跳的匯回金额;其中,可成以154亿元居冠,南亚96亿元名列第2。
台塑集团的南亚,在2021年前累计从中国匯回台湾的投资收益仅9.7亿元,去年则大举匯回96亿元;台化也有相同现象,2021年前累计从中国匯回的投资收益仅4000余万元,去年就一举匯回20亿元,算是非常明显跳增的业者。
《财讯》分析,进一步盘点,可成的可胜科技(泰州)、可利科技(泰州)是可成的主要匯回来源;可胜科技(泰州)在2021年前总计匯回54亿元,2022年则一次匯回100多亿元;可利科技(泰州)过去都无匯回纪录,2022年匯回42亿元。可成回应,公司营收因有7~8成来自中国,从中国赚的钱会匯回。
政经与税制 促成资金流动
南亚做铜箔基板制销、玻纤布制销等的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是南亚在中国子公司中,可认列投资收益最高的公司,过去都未有投资收益匯回,2022年就匯回台湾84亿元。南亚董事长吴嘉昭表示,受惠于景气良好,南亚中国各子公司2017至2021年获利大增,又因2021年获利特别好,中国子公司有较宽裕的资金,除了预留未来扩建及营运所需资金外,2022年4月匯回部分盈余。
《财讯》报导指出,银行业者与会计师观察,这现象不脱政治经济局势发展、税制等因素使然。全台境外金融中心(OBU)资产居冠的兆丰国际商业银行明确观察到,2022年中国投资收益匯回OBU 帐户的金额骤增,与前两年相较,都呈现大幅成长,这与政治环境风险及营利事业受控外国企业(CFC)制度上路后,该等盈余无法再有递延税负效果有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