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最新专文如下:

最近网路上流行谈去美元化,欧美财经媒体则持保守观点,上月演讲也有听眾提到类似问题,说实话,「去美元化」隐含有价值判断,我只是说美元武器化后,各国开始研究如何取代美元的功能,如果只是泛称,而且「化」也表示一种过程,那减少美元在准备的部位,倒是各国不约而同的共识(由IMF资料可以看出)。从过去半年金价上涨20%来看,黄金虽非美元的完美替代品,但至少已是个避难所。

俄乌战争后,各国减持美元,事实上,1970年尼克森总统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的承诺后,就有这种现象,近日随着不少元首级人物发言,包括巴西、叙利亚等国总统,均质疑美元的在全球货币体系的主导性(Dominance),然而捍卫美元的声量依然不小,其中以美国前财长桑默斯为代表人物。桑默斯出身显赫,其叔叔及舅舅都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本人又曾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不免傲气逼人,在三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曾斥责日本,力阻AMF(亚洲货币基金)的成立(见Prof. P. Lipscy报告)。

今年四月下旬,桑默斯回应Bloomberg记者访问时,明白表示美元主导性不致动摇,并以不屑口吻质疑人民币的信赖感,也不避讳欧元挑战失败的经验,简言之,就是各位别无选择(No alternative)。不过可能因按捺不住,桑默斯在文末一段话,有点露馅: 「如果美元会失去地位,那表示美国在世界上不再被尊敬也不够强大,这也因为我们累积了难以承受的债务」。这句话的逻辑,相信多数人不会反对,至于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就不妨各自解读了。

年初,我在中华战略学会演讲,谈到金融战,提到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导,至于是Currency bloc(货币圈)还是单纯另一货币,与美元并列而成双元货币或多元货币体系,2028年将较为明朗。黄金在这过程中,应也将扮演相当角色,倒不是说黄金会取代美元,而是会成为避难所,或是补充性的替代,其实在货币发展史上,美元曾取代黄金,倘若回到部分金本位制,也不足为奇。

说来有趣,从2022年初到现在,各国大量买入黄金,例如,2022年土耳其买入147吨、中国62.2吨、印度33.3吨,再例如今年(1-2月)新加坡买入51.4吨,土耳其45.5吨、中国39.8吨、俄国31.1吨,也许是俄乌战争后遗症、也许各有各的战略考量。令人费解的是,2021年迄今,依照World Gold Council资料,台湾央行未曾新购黄金,是没有市场敏感度?还是不缺黄金?或是怕盟国不愉快?就不得而知,不过过去六个月世界金价上涨约二成,如两年前买入,应该是好战略,也是好买卖。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黄金应该存量丰厚,但看国际统计,2023年2月台湾外匯存底中只有4.3%是黄金(423.6吨),较之法国65.6%、德国66.8%、义大利63.7%相去甚远,箇中玄虚,或是外匯存底的结构(是否减持美元)乃至品质究竟如何,恐怕又是最高机密了!

多年前有一部电影,片名取自「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相传系唐朝秀才黄巢所作,抒发心中复杂情绪,看看目前当局的黄金策略,古诗新读,似有所感,你问什么意思?还是一金各表吧!

#黄金 #美元 #买入 #过去 #金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