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下周将在陕西省西安市登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亲自主持,中亚5国领导人亦应邀与会。专家分析称,今年是「一带一路」10周年,这场中国─中亚峰会突显北京将趁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淖,大举加深其在中亚的影响力,甚至能取代俄罗斯在中亚的地位。

《德国之声》报导说,习近平将亲自主持5月18日、19日在西安登场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总统将应邀与会。与此同时,除土库曼外的4个国家总统也将于5月16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报导引述台湾国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亚学会秘书长侍建宇的分析称,中国非常看重此次峰会,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中国第一次有机会(在中亚)肆无忌惮地进行扩张。」他表示,这显示「(中国)已经开始想要取代俄罗斯的地位,儘管短暂时间不会达成,但它开始做了这件事。」

报导表示,中亚传统上被视为俄罗斯势力范围,过去数十年来,北京在该区域不断加深影响力。去年秋天,习近平在新冠疫情3年后首次出国,即是前往中亚。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亚为重点区域,今年该倡议亦恰逢10周年。

研究中亚地缘政治专家侍建宇表示,中国几乎等于「全盘掌握当地的政治经济各个环节」,目前还差的一块拼图只剩下军事安全层面。「过去中国忌惮俄罗斯,认为中亚是俄罗斯的后花园,但俄罗斯要应付乌克兰战争,还要向中国求援。」他认为,中国此刻趁机而入,「峰会之后如果有突破,应该都是在军事层面的,比如贩卖武器、提供军事训练或更多名额到中国军事院校就读。」至于经济层面,中国当前境内经济也有问题,若要进一步扩大恐怕「没有余力去管」。

陆媒报导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将聚焦加强北京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和外交关系。中国商务部上月公布的数据指出,2022年中国对中亚的出口同比增长60%,达到14亿美元。此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中亚的天然气储备。

今年4月,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与中亚国家外长会晤时表示,北京对中亚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大陆学者朱永彪也指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干涉中亚地区的外部势力减少,中国与中亚合作空间比以前更大,双方的合作意愿也更强。

#中亚 #中国 #峰会 #俄罗斯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