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不雨,台南笋农面临竹笋长不出来,产量锐减外,甚至出现竹子开花不久就死亡,灾损严重;台南市政府农业局指出,相关单位进行会勘后,确认竹笋灾损程度已达天然灾害救助标准,市长黄伟哲已督促农业局儘速汇整相关资料,向农粮署申请报天然灾害救助。
台南今年遭逢乾旱缺水,又遇闰二月节气影响,致绿竹笋生长迟滞,农民无奈哭嘆,「比前年百年大旱的竹笋灾损还严重」。
南市府农业局长李建裕表示,台南地区竹笋种植面积约3700公顷,占全台14%左右,竹笋主要产区为白河约680公顷,关庙约633公顷,新化约400公顷,归仁304公顷,龙崎283公顷,左镇252公顷,目前已陆续进入盛产期,却因为台南天持续乾旱,造成产量明显减少。
他强调,农业局自4月初就注意天候对竹笋的影响,要求公所及农民应儘速通报。农委会与农业局、各产区的区公所、农会之前已进行过一波会勘,今天是二度勘察,将汇整资料后提送农粮署申请天然灾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