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士杰《乌金釉鹿头樽》釉色通体乌黑如漆、亮处闪金光的多层次质感。(蔡雯如摄)
翁士杰《乌金釉鹿头樽》釉色通体乌黑如漆、亮处闪金光的多层次质感。(蔡雯如摄)
陈妙凤运用瓷土创作《陶瓷3D列印花器》系列作品。(蔡雯如摄)
陈妙凤运用瓷土创作《陶瓷3D列印花器》系列作品。(蔡雯如摄)
陈正勋《拈花微笑》,复数的几何块体饰以简约的黑白几何线条配色,呈现强大且无限寧静的存在感。(蔡雯如摄)
陈正勋《拈花微笑》,复数的几何块体饰以简约的黑白几何线条配色,呈现强大且无限寧静的存在感。(蔡雯如摄)

黑白两色是永恒经典的时尚配色,有着多样的质感和层次,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邀请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国立歷史博物馆与中国文化大学华冈博物馆共同协办,即日起至9月3日推出年度展览「黑华白光—器用之美」,展出142件国内外歷代黑白陶瓷文物和作品,让观眾跨越时空近距离感受黑白釉陶瓷器的古今样貌。

陶博馆近期举行「黑华白光─器用之美」开幕典礼,陶博馆长张启文表示,有着代表性造型及时代性釉色,并结合技艺与美感的陶瓷,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象徵,陶瓷器釉彩工艺的呈现常被用来形容时代的艺术风尚,陶瓷器物成色受陶土取材影响,也成为在地风土的特徵。

张启文说,陶博馆「黑华白光—器用之美」展出黑白两色装饰外观的陶瓷生活器物,跨界与其他类型博物馆合作,借展珍贵的新石器时代龙山黑陶、商周白陶、歷代黑白釉陶瓷器、台湾考古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灰黑陶器,还有墨西哥商务签证文件暨文化办事处长捐赠的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墨西哥巴罗黑陶(Baro Negro),完整展现各地传统黑白釉陶瓷器的古今样貌,具有相当意义。

陶博馆指出,展览除了有歷代黑白陶器,还集结当代陶艺创作,与古时的工艺做对比,像是陈妙凤运用瓷土创作的《陶瓷3D列印花器》系列作品,展现新世代的造型语汇与多变的当代样貌;翁士杰《乌金釉鹿头樽》也在传统器形挑战细节做出独特风貌;陈正勋《拈花微笑》运用复数的几何块体饰,以简约的黑白几何线条配色,呈现强大寧静的存在感,结合植栽展现人与自然的生息循环。

陶博馆补充,民眾若要了解陶艺内涵,馆内每日下午2时都提供特展定时导览,更多展览讯息可上陶博馆官方网站https://www.ceramics.ntpc.gov.tw及粉丝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YCMuseum查询。

陶博馆自然科学博物馆歷史博物馆歷代黑华白光—器用之美

#陶博馆 #黑白 #歷代 #黑华 #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