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瓦作匠师傅明光以不铺防水层的传统铺瓦工法见长,2016年被文化部认定为重要土水修造技术(瓦作)保存者,为传承这项传统技艺,新竹县府与文化部合作推出为期半年的传习计画,以师徒教学模式,修復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10号建筑的屋顶,近期顺利完工,并举办结业式与传承仪式,由傅明光交予11名学员特制的菱形灰匙,象徵匠艺精神永续传承。

傅明光司阜从做砖、基础、墙体、栋桁、彩绘到黏瓦,可不假他人独力完成,被誉为客家传统建筑的真人教科书,更是传统建筑技术的人间国宝。此次传习计画结合中央、地方、传统匠师3方的资源与知识经验,将传统技艺传习结合实体修復,也让文资保存技术落实到民眾可近距离了解的生活场域中。

傅明光司阜以不铺设防水毯的传统屋瓦工法,盖出「不漏水却会呼吸的房子」闻名,传习课程由傅司阜指导学员从拆瓦过程中,观察及理解屋顶瓦作漏水原因,进一步思考解决方式及避免产生同样错误,再由司阜教导学员传统瓦作规画设计、营建禁忌及铺瓦的完整技艺,深化传统建筑屋顶瓦作学习内容,为未来的古蹟修復培育更多传统瓦作人。

傅明光指出,很高兴有机会受邀指导学员,自身也年纪大了,希望将技艺传承下去,不让传统建筑技术失传,「一生所学绝不保留」。每位学员也都非常用心学习传统工法,未来希望能再一次有机会教导大家更多传统技术。

文化局在此次计画期间,除提供新瓦屋10号建筑为传习场域与修復物料外,也利用机会进行文资教育推广,在修復期间于围篱展示修復流程及安排教育导览解说活动等,让民眾亲眼观察传统建筑屋顶修復工法和歷程,修建好的新瓦屋10号建筑未来将回归于原先进驻商家使用。

#瓦作 #传习 #传统 #傅明光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