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国人的健康杀手,2020年共12万1979人确诊癌症,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许多人一确诊就是晚期,错过黄金治疗机会。为帮助民眾及早治疗,卫福部继推动5癌筛检后,今年再投入5亿预算,推动「全民健康保险癌症治疗品质改善计画」,主动安排阳性者就医,针对筛检、卫教的医疗院所补助约400~800元,而负责诊断、治疗的医疗院所则补助1200~1700元,盼将追阳率提高到9成以上。

根据国健署统计,2016~2020年5项癌症5年期别相对存活率,大肠癌、乳癌、子宫颈癌、肺癌第0期、第1期的5年存活率皆超过9成,而口腔癌第0期、第1期的5年存活率有7至8成以上,尤其乳癌第0期、第1期及肺癌第0期,5年存活率高达100%,显示及早确诊、治疗的重要性。

为降低癌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健保署、国健署携手推动「全民健康保险癌症治疗品质改善计画」,6月1日正式启动,建立从筛检、追踪到确诊的完整机制,透过医疗院所共同合作,针对大肠癌、口腔癌、子宫颈癌、乳癌及肺癌5项癌症筛检结果异常的个案,开启「主动追阳」模式,主动进行健康指导及说明后续检查相关注意事项,依民眾意愿安排就医,完成进一步的诊断,以利及早治疗。

卫福部长薛瑞元表示,过去癌症筛检的阳追率只有8成,他认为这样并不够,需要更积极地找出个案,否则若个案跑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晚期的癌症,及早治疗者,通常手术就能处理,花费的成本比晚期的标靶、重粒子、质子治疗差很多。有鑑于此,卫福部投入5亿预算,盼让阳追率升至9成以上,病人便不至于变成晚期癌症,而丧失性命,同时也能节省健保资源。

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周庆明表示,过去他常常遇到口腔癌患者,在中壮年时期就过世,家属也因此失去经济支柱,因此他深知及早挖掘出病人的重要,这需要仰赖诊所、医院的协力合作。台湾医学中心协会理事长翁文能表示,这项计画中有4亿是由医院承担责任,会全力支持。

健保署医务管理组组长黄兆杰说,「全民健康保险癌症治疗品质改善计画」之下,健保补助进行癌症筛检的医疗院所每案约400~800元,负责卫教、转诊等工作。至于负责诊断的医疗院所,补助金额则介于约1200~1700元之间。

实证资料指出,每2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可降低35%大肠癌死亡率;有嚼槟榔或吸菸习惯者,定期每2年1次接受口腔黏膜检查,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风险;每3年1次子宫颈抹片检查,可降低约70%子宫颈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摄影检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而低剂量电脑断层检查(LDCT) ,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薛瑞元呼吁全民,为了自己健康也为家人着想,请符合资格者定期接受筛检,配合后续的追踪、治疗,降低癌症所带来的威胁。

#治疗 #癌症 #医疗院所 #口腔癌 #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