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申报天然灾害现金救助时常遭遇勘查时差,农委会去年委托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农损现地照相App已经上线,却仅能作为灾损「佐证」而非判定「依据」,云林县长张丽善今(30日)呼吁农委会修订办法,开放使用App申报灾损,缩短勘查时间,使农民提早復耕。
张丽善指出,农产业天然灾害救助作业要点规定「得以科技工具辅助勘查」,农委会、农工中心都极力推广的「农产业天然灾害现地照相APP」就是利器,农民在天灾第一时间就可对受损的田区拍照上传。
张丽善说,农委会并未开放「农产业天然灾害现地照相APP」作为灾损判断依据,以至农民仍须等待公所人员排定时间勘查,旷日废时,延迟復耕,例如古坑乡幅员辽阔,每次灾损高达4000笔,且许多位于深山,勘灾更不易,无法及时存证以致判定不合格造成民怨。
财团法人农业工程研究中心资讯组副研究员詹皇祥指出,使用这个App拍照可以精准显示拍照的时间、地点、拍摄者所站的地段及地号、往哪个方向拍等资讯,免去以前农民自行拍照无法徵信的问题,且操作很简便。
此外,张丽善也呼吁农委会对于气候变迁造成延迟性灾害问题,考量农产特性,延长灾害的认定期,不局限10日内申报逾期不受理,气候变迁衝击下很多农作物受损期很长。
关于审计部要求追回非农田面积的农损救助,农委会昨(29日)修法「农损救助免扣除农业生产直接相关设施」作为因应,张丽善表示肯定与感谢,她也建请农委会溯及既往自2017年,让农民安心耕作。
张丽善强调,云林县被列管1万1399件,目前已清查6000多件,只有485件有问题,多数是因为设置农路、埤塘、水沟。
县议员李明哲、廖伟晴、王钰齐、吴蕙兰、游淑云、县农会总干事简明钦、古坑乡长林慧如今天均出席记者会为农民发声。
李明哲表示,早年农民无偿提供土地作为开辟渠道、农路,对他们而言已是损失,政府并未补贴,老一辈常说「土地比副本少」,审计部不了解农业发展过程而有此误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