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设立的「李梅树纪念馆」,原名为「刘清港医师李梅树教授昆仲纪念馆」,1995年迁至三峡,成为当地必访的文化之地,有别于一般美术馆,李梅树美术馆由后代子女筹建而成,藏身于民宅,所有作品、画作等,都来自艺术家李梅树之作,由后代设计纪念馆,传承理念。
将毕生心力投注于创作的李梅树,年轻时在日本学习西洋艺术,回国后又将毕生精力花在三峡祖师庙的重建工程上,运用独到的西洋艺术风格,融合台湾乡土的民间艺术,完成了台湾首座庙宇结合西洋艺术的「东方艺术殿堂」,馆内常设展以李梅树作品为主。
每年「梅树月」则有馆方悉心设置的主题,今年以臺湾山岳为主题,匯聚各方大师之作打造「山行谱曲——近代臺湾山岳图像创作」,在山岳绘画方面,主要有日治时期的日籍画家,尤以曾参与「臺湾山岳会」的石川钦一郎,及共同创立「日本山岳画协会」的丸山晚霞、足立源一郎等三位画伯的作品为主。
同时展出石川钦一郎在臺任教时的学生小早川笃四郎(1893-1959)、松ヶ崎亜旗(1898-1939);受邀来臺绘制《臺湾国立公园画集》的岩田秀耕(1883-?);及渡臺游歷写生的金森南耕(1880-1935)、真野纪太郎(1871-1958)、矢崎千代二(1872-1947)、川村曼舟(1880-1942)、多多罗义雄(1894-1968)、代谷耕外(生卒年不详)等日籍艺术家作品。
臺籍画家则以陈澄波、李梅树(1902-1983)、林玉山、杨三郎(1907-1995)、刘启祥(1910-1998)、许深州(1918-2005)等,较早涉足山岳绘画的前辈画家为对象,作品年代跨越日治至战后年间。
山岳摄影方面,将以早期使用「玻璃底片」拍摄的臺湾高山景观黑白写真为主。除了第一位臺籍高山摄影家方庆绵的作品外,也将展出1938年受邀来臺拍摄「臺湾国立公园」的冈田红阳(1895-1972)于近年在日本重新出土的臺湾山岳写真;并展出由学术探险家森丑之助(1877-1926)、中井宗三(1883-1920)拍摄、于1913年出版之臺湾最早的山岳写真集《臺湾山岳景观》。
「山行谱曲」于李梅树纪念馆展出,展期从即日起到6月4日,详情可洽官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