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已30年的澎湖野生荸荠,近年在澎湖尖山电厂厂长欧致诚的带领下,利用厂区一角落当湿地,进行野生荸荠復育工作。日前尖山电厂举办「澎湖好风光-荸荠復育採收及音乐会活动」,开放200名亲子重温早期採荸荠的农事田园课,并品嚐消失多年的特有美味,同时致赠湖西乡公所及南寮社区荸荠种苗,希望能全面復育澎湖荸荠。
荸荠生长于沼泽与池沼区,其中湖西一带水源较为充沛,是荸荠生长的极佳环境。然而澎湖荸荠和臺湾本岛品种不同,本岛的球茎约像龙眼大,澎湖的比较迷你,只有粉圆一般大小,口感也不同。
即将荣退,结束40年台电人生涯的欧致诚说,荸荠是湖西乡在地野生种的特有作物,早年在湖西境内的埤塘与荸荠窟等湿地都可见,可惜70年代初期,因引进繁殖力超强的福寿螺,导致外来危害占领池沼,野生的荸荠生长环境受到危害而消失近30年。因此在2015年时向长期復育的郭春风引进澎湖在地种,在尖山发电厂内溼地展开澎湖野生荸荠復育工作。
湖西乡长陈振中便回忆说,荸荠是40年代民眾的最佳回忆,当时小贩会踩着老式脚踏车来穿梭村里叫卖,1小杯在5角1元间,口味香甜,咬在嘴里更是甘脆飘香,也因味道深得民眾喜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产业。可惜在引进福寿螺后,湿地遭占领危及成长而消声匿迹,目前仅剩林投与潭边等少数民眾种植。
陈振中指出,他在16年前就任乡长时,曾率先进行復育工作,但当时算是失败的,现在又回任乡长,见台电復育有成,决定再一次选定南寮埤塘等地来进行荸荠的復育,期能再见荸荠的风貌。
台电公司表示,台电自107年启动环境月,每年6月配合环境月各厂区都会举办活动,今年选定离岛的澎湖来举办,澎湖尖山电厂推出採荸荠活动,真正结合了生态与能源「共好、共生、共融」的成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