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野生稻又称为「鬼稻」,过去曾在苗栗县竹南镇及桃园市八德区被发现,因此八德区也被称作是「野生稻的故乡」。不过随着土地开发,野生稻被视为杂草遭清除,鬼稻的踪迹一度消失,八德区公所于2014年起与台湾大学携手合作,选在八德埤塘自然生态公园中復育,颇具成效,目前持续广大復育中。
八德区公所表示,野外的野生稻已经不復见,野生稻通常会大量生长在小至中型的池塘边缘,当居民要使用池塘作为水田或是进行水产养殖时,野生稻常视为杂草遭清除,由于栖地遭人破坏等因素,野生稻也逐渐消失。
公所说,野生稻的产量少,在农业上不具经济价值,而一般栽培的水稻是根据农民及市场的需求,由专家特别经过育种后筛选出来的品种,相对于野生稻往往产量多、口感好,农民栽种意愿也会比较大。
「野生稻虽然不具经济价值,但在极端气候当前,仍有其重要地位!」公所指出,近年来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容易久旱不雨导致缺水,或者在短时间内降下豪雨致水灾,此时就需要耐旱、耐水的稻米品种。野生稻是台湾原生又是野生的稻子,会比经过育种的稻子品种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育种专家可以拿来与其他水稻进行育种,因应目前的环境找出适合的品种让农民栽培,因此有很大的復育价值。
公所表示,自2014年与台湾大学合作,选于八德埤塘自然生态公园进行復育,野生稻池内目前约有9平方公尺,上月12日也于第9池分株种植2.184平方公尺,周边皆有设置解说牌,让民眾有机会能深入了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