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有1987条标线型人行道,依交通局规画,应挑选适合路段转为实体人行道,但市议员李明贤发现,升级实体人行道数目至今是0,痛批市府行政怠惰「一条无成」,有如行人地狱的帮凶。台北市蒋万安承诺,年底前完工5条实体人行道。
李明贤说明,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处2020年建议40条标线型人行道改实体人行道、工务局新建工程处同意施作10条、不同意30条;今年交工处建议54条,新工处同意3条、不同意51条,认为标线型人行道升级几乎都被新工处打枪,至今1条都没完工。
李也提到,人行道经常充满电信箱、电杆、灯杆等障碍物及高低落差,导致许多行人必须走到马路中央,推婴儿车、买菜篮也相当不便,另许多人行道宽度根本不足营建署建议的90公分。
李明贤要求,市府增加普查人力,儘速找出障碍物过多、宽度不足人行道,以便列管改善,建立申诉网站或专线,供市民反应人行道问题,也增加拓宽、新建人行道预算,并将改善人行道成为府级列管专案,尽力把台北市行人「地狱」拉回「人间」。
蒋万安坦言,他与妻子推婴儿车走在路上有如参加障碍赛,相当不便,但确保用路人安全是市府最重要责任,未来会设立人行道申诉管道,也将人行道拓宽、清空进度纳入府级专案小组列管追踪,增加相关预算,儘速执行整体路面改善工程,提升行人安全。
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部分标线型人行道升级后可能会有排水、民眾出入不便等问题,已研拟出加设栏杆的解方,未来会调查哪些人行道可升级或设栏杆,达到人车分离。
交工处长林昆虎表示,中央规定12米以下道路人行道宽度须1.2公尺,无法把90公分宽的标线型人行道改成实体,但已找出62条1.5公尺以上标线型人行道,确定下月开始升级5条实体人行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