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人物、社运人士到RISU社团,性骚扰犯罪让台湾社会意识到有许多曾经受到创伤,至今仍愤怒、恐惧甚至觉得人生被毁的受害者在社会各角落。韩国犯罪心理学家、西原大学谘商心理学教授金泰京的《你真的可以选择不原谅》近日在台出版,远流出版社总监陈希林表示:「看到这本书,正因为台湾近10年,并没有系统的、从科学角度来讨论这个话题的着作。」
不论韩国或台湾,对于身边的受害者,不论大至刑事犯罪,小至个人财务、情感伤害,往往以传统的观点要受害者「放下!看开点」,但金泰京以20多年的实务经歷以及多项研究调查报告,用受害者与家属的角度,鼓励受害者「可以选择不原谅」,并让社会与陪伴者正确理解如何用正确的视角和态度与受害者相处,陪伴他们与创伤记忆共存而重回寧静的生活。
陈希林指出,金泰京剖析「其实受害者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武器,就是可以选择不原谅」,当受害者不断挣扎于「当下为何不反应?」、「为什么瞬间脑袋空白?」金泰京指出这些看似不符合传统「受害者形象」的认知,正是「无知的加害者」将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的主因;另一方面,许多人面对犯罪受害者,不知道是不是还能谈笑?会不会对受害者不够尊重?金泰京也试图将社会大眾理解如何对受害者正确地关怀与互动。
「作者指出,这种创伤是不可能遗忘的,因为这是生物的本能,就像在丛林里被老虎咬了,我们的创伤是与生存相关的所以不可能遗忘,但我们能试着让创伤与生活共存而不受影响」陈希林指出,当受害者内在的自责与愤怒能够转化为「不原谅」,便为自己找回了控制感,争取自己能够从伤害中恢復的时间,「哪怕加害者道歉了,签了和解书了,心里上若过不去,就不必原谅」陈希林解读。
陈希林分析,在台湾这一类题材在书市十分罕见,一大原因在于从我们的社会结构中,这类话题并不容易谈,「过去总是不好意思说我不原谅,传统总要我们理性、宽容」然而不讳言此书对社会事件可作为有力的回应,学习从受害者的角度同理,陪伴受害者面对不公与愤怒,不让这些创伤成为社会的未爆弹,才能更好地修復社会品质。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尊重身体自主权!请拨打113、11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