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美晶片大战越演越烈之际,印度正在大力吸引半导体企业在当地设厂生产,但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商富士康近期宣布,要退出与印度金属石油集团韦丹塔(Vedanta)的195亿美元半导体合资计画,这对印度总理莫迪的印度晶片制造计画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外媒则分析,印度晶片制造大业目标得更「现实」才行。
路透社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印度政府为吸引晶片业者前往该国投资,祭出100亿美元奖励计画,但到目前为止,这些举措都收效甚微,除了富士康宣布放弃195亿美元印度晶圆厂合资计画,以色列晶片制造商Tower参与的合资事业ISMC,原计划在印度盖一座价值30亿美元的半导体厂,但由于Tower被英特尔收购,该工厂目前也被搁置。
此外,美国记忆体晶片大厂美光将投资最多8.25亿美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新建晶片组装和测试设施,这将是该公司在印度的首座工厂。不过,该工厂将用于测试和封装晶片,而不是制造晶片。
报导提到,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尖端半导体都是在台湾和大陆制造,因为陆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对台海危机的担忧,吸引部分晶片业者前往印度投资。
印度的晶片市场规模到2026年预估达到约640亿美元,是2019年的三倍之多,但报导认为,印度在晶片制造领域的目标可能需要调整,呼吁印度重新检视晶片梦想,将目标设定在更为合理的范围内。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政府为吸引晶片业者前往该国投资,祭出100亿美元奖励计画,但相关的努力未获得回响,迄今还没有任何一家全球大型晶片制造业者正式进驻印度,也凸显设厂还涉及相关供应链迁移的庞大挑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