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展在地文化及小农特色产业,国立金门农工职校餐饮科自7月11日起一连三天推出「刀雕艺术.蚝蜂狂」教师公民营机构研习活动,邀请在地职人担任课程老师,与来自全国各地高中职学校的23位教师一同研习体验金门石蚵、钢刀、食雕等文化,并与在地小农特色产业做结合,每位参与的教师都收穫满满,将金门特色文化带回台湾各地做宣传。
主办单位指出,研习活动在第一天就设计参访金门重要的石蚵文化产业,邀请在地养蚵达人李金沟与李水思,带领参与教师们亲自下蚵田採石蚵、剥石蚵、也了解了金门石蚵文化产业;课程还邀请古寧头妈妈-翁秀玉现场指导大家如何煮出最道地的金门蚵仔煎、蚵乾饭及如何制作石蚵乾。
第二天的活动则邀请到生态指标的蜂农-金盘山养蜂场翁庆佑及小金门海霓蜜坊谢光霓两位蜂场主人,指导大家辨识蜜蜂的分工,照顾工作及东洋蜜及金门野蜂蜜差异,并认识如何提蜜查蜂、抖蜂取蜜,及了解各地蜂蜜的不同口感。课程中也邀请到金门甜点达人惬意甜点工作室负责人-黄朝翔与黄翊雯,指导运用金门野蜂蜜制作创意甜点。
今(13)日最后一天的课程由金合利钢刀第三代负责人吴增栋及第四代传人吴毅桓指导教师们瞭解金门钢刀文化、制作过程与保养诀窍。压轴活动则邀请了金门传统工艺食雕大师-蔡俊杰,亲自传授教师们利用鱿鱼乾制作活灵活现的凤凰与梅花鹿食材装饰。
蔡俊杰说,他父亲以前从事「捡桌」时就有做「菜雕」的工作,从小耳濡目染下对这门「艺术」也就培养出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发现很多以生鲜为材料的菜雕成品容易腐坏、无法长时间保存,在偶然间的突发奇想下就研发出以乾的鱿鱼当材料做出各种形态的动物造型食雕,以梅花鹿、老鹰、骏马等较多,其他像是传说中的神兽龙、凤、鳌和赑屃等也都会做,以前也没有人会做,他算是第一人,因此也正面临传承上的困境,有机会来教大家学习制作也是一种缘份,也希望能让这门艺术能一直延续下去。
参加研习的高雄立志高中餐饮科老师赵梓璃表示,金门的「食雕」文化在台湾本岛很少看到,常见的都是以西瓜、南瓜等为材料的「蔬果雕」,第一次有机会体验到以乾货为材料的食雕真的感到非常新鲜。一连三天的研习活动让参与的每一个老师都非常惊艷,下蚵田、採蜂蜜也都是人生初体验,今天更在钢刀厂亲手打造出一把刻有自己名字的小刀,真的不虚此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