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101年公布「高雄市绿建筑自治条例」并于103年随之推动「高雄厝计画」,跟进「环境永续」、「节能减碳」、「健康生活」的世界绿建筑潮流,迄今已创造出逾14万户高雄厝住宅。本次《高雄画刊》带您实际走访「高雄厝」,由2组住户分享绿能生活。
打造都市立体花园
实际走访第一个申请通过高雄厝奖励方案的新兴区建案,民生路上盎然绿意爬上大楼外观,一层层外展式悬臂阳臺上,花草树木枝叶繁茂,宛如一座立体花园。该建案建筑师杨丰溢同时也是住户之一,走进他亲自设计的住家,大面积落地玻璃窗引入明亮匀净的日光和自然微风,视线从清爽木质调的起居空间延伸至阳臺上的七里香和桂花树,立刻感受到在自然中生活的轻松舒适。
高雄厝的一大特色为高雄厝阳臺,最深可达3米,提供有效遮阳,降低建筑外壳热负荷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可提升空调效率、减少耗能。阳臺高达三分之一以上面积为覆土型或降版型植栽,具微气候调节功能,使用透光率高的栏杆设计,不但视野通透,同时具有都市绿化效果。杨丰溢建筑师认为:「拥有花园的透天厝即为别墅(Villa),而高雄厝的景观阳台在都市垂直化生活空间中创造独立户外花园,就像是空中别墅(Sky Villa)。」
近年来,全球暖化加剧极端气候,为减少碳排放量,回应气候变迁,并改善铁皮屋林立的市景,高市府工务局103年启动《高雄厝设计及鼓励回馈办法》,结合立体绿化、通用化设计空间及绿能设施等3大项目,打造节能、宜居、符合高雄环境特色的建筑,透过实质奖励,高雄厝阳台、绿屋顶及绿能设施部分,104年迄今合计绿化面积已达55万平方公尺,约为1座卫武营都会公园的绿化量。
会呼吸的建筑 享受户外空间
曾从事房仲业的张先生,看过无数新旧建案后,最后也购入高雄厝作为新居。他表示目前居住的旧大楼阳臺狭长、空间不足,使用率极低,希望在家中就能享受户外生活的他,看上高雄厝的大阳臺。
虽然尚未正式入住,张太太已悉心将阳臺花园打理的舒心可爱,海葡萄姿态优雅,蓝雪花和朱槿等常年开花植物妆点翠绿草皮。家中两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好奇地张望阳臺空间,张太太充满期待地描绘对新生活的想像,「家里有户外空间,感觉很放松,更棒的是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所以我早就准备了充气戏水池。」张先生补充说,「高雄厝的栏杆高度足够,我们也比较安心。」
除了高雄厝阳臺,张先生的新居亦符合高雄厝规范,除採用乾湿分离的浴厕、升降机等全龄友善的无障碍通用化设计外,室内使用环保健康绿建材,并设置对环境友善的太阳光电设备。走上可眺望莲池潭的屋顶公用空间,覆土绿化植栽营造休閒感,更有效降低建筑外壳温度,而一楼交谊厅和阅览室引后院花园流水为景,不但大楼住户们能松弛身心,也为周围邻居们提供视觉上的疗癒。
高雄厝推动多年来与时俱进。111年第4次修法,配合中央推动都市危险及老旧建筑物重建,于第四次修法中,鼓励危老旧建筑重建绿能设施,今(112)年度更启动「高雄厝4.0计画」,强调防疫健康建筑,加强通用化浴厕自然通风,修正建筑物立体绿化形式,取消阳臺不得设于北向之限制等,朝更人性化的健康居住空间迈进,透过优质建筑形塑绿色花园城市。
• 推动高雄厝资讯网
本文作者:李晓萍
(本文摘自《高雄画刊》2023/07)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